梁秋川:父亲浩然和他的朋友们 (十一) 沈仁康 (2)

标签:
浩然沈仁康梁秋川朋友们文化 |
分类: 资料 |
梁秋川:父亲浩然和他的朋友们
(十一)
沈仁康
(2)

1960年12月3日下午,父亲结束了下放劳动生活,回到北京。沈仁康得知消息后,5日晚上便来到家里看望,继续着好久没有的畅谈。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几乎每个月沈仁康都要来到家里看望父亲,而他们之间好像总有说不完的话,一谈便是许久。
1961年8月21日,沈仁康又来到家里,在谈话中说到青年诗人任彦芳要来拜访。任彦芳的名字父亲很早便知道,喜欢诗歌的他也读过不少任彦芳的诗,而且觉得他近来的诗写得很不错,很有才气,当下就向沈仁康表示欢迎他来。因为一些原因,任彦芳没有来拜访父亲,而是一个月后,父亲去看望了他。
9月29日的晚上,父亲来到沈仁康家会见了任彦芳,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任彦芳的热情和坦率,给了父亲很好的印象。任彦芳比父亲和沈仁康小几岁,跟沈仁康一样也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但要晚几届。他们那天谈的很投机,一直到深夜方散。
在以后的一个月里,或是父亲去看望沈仁康和任彦芳,或是他们到家来访。在交往中,父亲与任彦芳成为朋友,尽管这一年十一月任彦芳调到长春电影制片厂,离开了北京,但是仍保持着书信来往。
11月27日下午,父亲接到沈仁康打来的电话,告知他今晚就要离开北京,调任广东作协。两个人至此分别,一南一北,只能通过书信保持着联系。
1967年11月,沈仁康从广州到北京外调,这是他离开北京后第一次与父亲重逢,而且这次会面,大概就是这两位好友最后的一次相见,当然,这在当时是所有人都不会想到的。那次,沈仁康在北京待了不到十天,而在这几天的时间里,两个人仍像过去那样多次见面、畅谈。诉说着心里话。
两个人身居南北两地,除了书来信往外,也会互赠自己新出版的作品。当然,遇到一些事情需要办理的时候更是想到对方。1983年1月底,父亲正在天津为百花文艺出版社编选《选集》,当得知女儿、女婿要到广州旅游的消息后,对子女总是牵挂于心的父亲自然是无法完全放心,总是担心他们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会碰到一些无法或不好解决的问题。这时,他自然想到了在广州工作的好朋友沈仁康。于是,父亲就开始给沈仁康挂长途电话,希望他能在孩子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能给予一些帮助,只可惜那时的长途电话远远不如现在便捷,更没有随身携带的手机,这个电话始终没有挂通。当然,女儿、女婿在广州的旅游一切顺利,没有遇到过任何麻烦。熟悉父亲的人都知道,在一般情况下父亲是从不愿麻烦别人的,更不会向一般的朋友开口求助。在这件事情上,也许可以揣测出父亲与沈仁康关系与感情的深度吧?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