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秋川:父亲浩然和他的朋友们(十一)郭小川(4)
(2017-05-31 09:40:08)
标签:
浩然郭小川梁秋川朋友们文化 |
分类: 资料 |
梁秋川:父亲浩然和他的朋友们
(十一)
郭小川
(4)
小川同志:
握手!
那个时候,父亲正住在人民文学出版社院内,紧张地修改《金光大道》第一部。过了半个月后的3月2日下午,郭小川来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看望父亲,两个人聊天、吃饭,一直到夜里十点半。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次会面竟是两个人有生之年的最后一次相见。此后,父亲在“繁重”的社会活动之余,紧张地进行着“业余”创作;郭小川又回到“五七”干校,两个人远隔千里,几乎没有了相见的机会。1976年10月,郭小川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不幸被夺去了生命。
1972年3月2日这一面是不是父亲与郭小川有生之年的最后一面,依据手中的资料,回答应当是肯定的。但是在某位河南作家所著的《大师的背影》一书中,却描写了父亲与郭小川1975年在河南辉县相见时的情景,书中的描写真可谓是细致入微,绘声绘色,活灵活现的。事情真如其书中所描写的那样吗?
父亲1975年确实去过辉县。那是5月12日-29日,父亲与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水华等人到河南省辉县、林县参观访问,准备撰写一部电影文学剧本。在辉县的日子里,父亲与《大师的背影》一书的作者相识,并有所接触。父亲回到北京后,他的挚友杨啸紧接着也前往辉县、林县访问。
但在父亲当时的日记及与好友的通信里,都没有查到他在辉县曾见过郭小川的任何记载,如果真见过面,肯定会留下文字记载的,哪怕只有短短的一句话。杨啸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更是明确的:按照你父亲与郭小川的关系和感情,如果他们在辉县见过面,肯定会告诉我的;而且我去的时候,也没有听说郭小川在那里呆过。
郭小川之子郭小林在《南方*周末》发表了一篇题为《父亲郭小川之死》的文章。在文章的最后,他是这样写的:
家父在河南的主要经历如下:1975年11月14日抵郑州;11月18日抵林县;11月25日-12月2日访辉县。12月2日返回林县住入第四招待所,其间去县医院检查,发现中期脑血管硬化症。年底参加城关公*社整*党活动(旁听)。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去世,家父写作《痛悼敬爱的周*总*理》,1月中旬因病情加重,向中*组部申请去洛阳治疗,不准。3月21日住林县医院。6月下旬出院,去林县宋家庄大队小住。7月2日于会泳把持的文化*部侦知郭小川在林县,派员寻至宋家庄,迫我父亲交代“问*题”,父亲躲入蚕场。县医院医生证实他病重,于7月4日再次住院,回绝了来人的追索。7月5日,为照顾父亲,我一家调来林县。10月1日,父亲与亲友登林县九龙山。10月12日,发生了父亲生气从林县去安阳的一幕,他打算在安阳治眼睛后,去郑州跟河南省主要领*导刘建勋道别,即回北京。
从郭小林的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郭小川到达辉县的时候,父亲早已回京半年有余,而且一生中仅去过一次辉县。可见,《大师的背影》一书的作者的描写是有偏差的,是因为记忆发生了问题,还是因为其他的原因而产生这样的错误,就不得而知了。
1978年初,广东的某刊物开始连续刊文,对父亲及其作品进行“批判”,形势也有着向不利的方面转化的迹象,父亲开始感到压力,显得有些苦闷。1月23日,正在农村插队的女儿春水回家休假,带来她从乡下买的一本《郭小川诗选》。父亲看到这本书,很是高兴。在父亲的心里,郭小川是个真正的诗人,自己应当多向他学习,特别是他受压制时那种不丧气的精神。
父亲没有忘记郭小川,更没有忘记他那些激动人心、鼓舞斗志的诗句。父亲在极度的困境中没有被压倒,他用自己的行为,自己的作品证明了自己没有辜负郭小川的希望,是个真正的作家。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