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泥土巢
泥土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7,907
  • 关注人气:5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有关创作杂文 《〈京东随笔〉序》

(2017-05-09 09:15:51)
标签:

浩然

创作

杂文

京东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有关创作杂文

京东随笔

  

三十五六年前到密云县采访和生活,以后几十载不断来来往往,结识的人不少,了解的人却不多。这本《京东随笔》散文集的作者郑云山同志,对我来说,就属于相识而不相知的一位。

去岁晚秋时节,又一次在密云再见面时,他赠送我两本著作:《密云览胜》和《密云风物史话》。翻阅其文,略知其人。新年刚过,为他派我给他的第三本书写篇序言之类的文字而专程到县城造访,开怀畅谈,始知其心。知人知心之后,说实话,他确实使我肃然起敬了。

郑云山一九二九年出生在密云县深山区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里,只受过半年的正式教育,十七岁参加革命,四十多年一直工作在山区,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基层干部”。然而,在已经超越过知天命的年龄,他竟老树新花、大器晚成般地著书立说起来,而且连连告捷,大有才华洋溢之势。他辛勤命笔,以朴素的文词、真挚的感情绘景状物,把他劳动和工作过的家乡的风光名胜、山林野趣、乡土民俗,以及传说故事等,一一展现出来,使他的文章具备了丰富的知识性、趣味性和较强的可读性。而且篇篇通俗易懂,读能上口。纵观这百余篇短小的散文作品,我们仿佛看到密云县一部活的、有立体感的历史;是对密云县史书的注释,也是对密云县史书的充实。如今奉献在读者面前的他的第三本书《京东随笔》,汇集了郑云山近两年的新作,是勤恳的笔墨耕耘又一个丰收的成绩册。

这本书所集的五十多篇作品,除保持了前两本书的优点之外,文笔更趋圆熟,并且有意识地做了开阔视野、拓宽题材领域的努力,显示了他不断前行的姿态。

郑云山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坚定地走着自学成材之路。八岁入抗日政府办的识字班,读的第一课书就是:“我是中国人,就应爱中国。”这第一课深深地铭刻在他的心头,而永不磨灭。怀着爱国之心,他苦学文化,建国后的三年内他就在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拿到了高中语文、高小数学的结业证。怀着爱国之心,他当了九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除份内工作外,他不仅写下数百篇通讯报道,还抓一切可利用的机会走遍密云县的山山水水。密云那美不胜收的山山水水不断加深着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也丰富着他的生活和社会知识,为他后来的著述准备下丰富坚实的素材。他说:“我这大半生都是照课文教导的那样,一直干的是爱中国、保中国、建设新中国的事情。如今老了,我还得做宣传教育年轻一代‘就应爱中国’的工作。通过我的笔来做。”于是,几年来他白天当县人大主任,夜晚当写家。他把别人打麻将、下象棋、闲聊天和节假日的时间都用于伏案书写。连老伴儿都不理解:“你这么干图个啥?”他理直气壮地回答:“我想告诉后代密云怎么可爱,中国怎么可爱,这就是对国家做贡献。”郑云山正是靠这实实在在的思想动力走了几十年明亮而又充实的路,又取得写作上的丰硕成果。

从郑云山身上,我不由得联想到一些老同志。当他们在领导岗位之时,威风凛凛,气象万千,一旦临近离休年龄,或办了从岗位退下来的手续,立刻就变得失魂落魄,一扫英雄气概。这是一种自造的人生悲剧。

有生就有死,有小就有老,这是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发展规律。郑云山则能动地顺乎这规律,选定可行的路子满怀信心地走下去,结果,便没有任何无聊和失落情绪,延缓了革命青春的老化。他的榜样,不仅给如我这等老者们一点借鉴,也能使年富力强者得到某些启发和激励吧?

由于知人知心地了解了,所以我很尊敬郑云山同志,也喜欢他的书,就在他的新作之前写下这点粗浅的感想。希望他高峰再攀,为我们应该爱的祖国的今天与未来再做贡献。

 

                       一九九一年一月五日急就于云水山庄


发表于《京东随笔》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4月。收入《泥土巢写作散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