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长篇小说《乡俗三部曲》之
《终身大事》
十一(1)
出现在寡妇门前的男子汉,圆脸,浓眉;那被黑胡子楂儿围绕着的嘴巴和明亮而又忧郁的眼睛,流露着一种异常神气,类似女人般的文静和孩子般的天真。冷眼一看,他的年纪约在四十岁上下;仔细一瞧,就得往大估摸:粗密的寸头鬓边,已经掺进了几根白发。他中等个子,粗脖梗,宽肩膀,没系钮扣的白布衫,袒露出隆起的、结实的胸脯。深灰色的混纺裤子,卷着裤脚;没有袜子的大脚丫子上,穿着一双粘补过的塑料凉鞋。他的两只手掌大而厚,合起来攥着一根扛在肩上的胡桃粗的木棍。木棍上挂着背后的一个扁平形的木箱子。箱子上挂着一把亮晶晶的锯子。他见王金环走过来,先温和地微笑着,而后开口说话:“跟您打听一下,这个门口里的人家姓曹吗?”
王金环先把这陌生的男人审视一下,随后才点头回答说是姓曹,紧接着问道:“您从哪儿来,找谁呀?”
“我从燕山镇来,我是木匠。”
“噢,您是范师傅?哎呀,真没想到。快,快屋里坐吧。”
范木匠边跟随王金环往院子里走边说:“昨儿个刚完成一家的活计,今儿个早起就奔了另一家,这是早就约定好的。我到那儿一看,他家的材料太潮湿,做出活儿来很快就得走形。我劝他们放一放,过几天再说。我想把你家的活计插在这个空当做出来。听说您很急,直为这事儿犯难。”
王金环感激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家里没个男人张罗,犯难有啥咒念呢?您这一来,可真救了我。我愿意多花些工钱。”
范木匠笑了:“大嫂,我可不是趁人之危打杠子来的。”
王金环连忙解释:“您别误会,我不是这意思。您这么照顾我们,我愿意多给,算是谢礼儿。”
范木匠说:“您不用费这个心啦。咱们公平合理,该收您多少就收您多少。领我看看材料吧。”
王金环连忙走到前边带路:“请到后院,都在后院的棚子里堆着哪,您就挑选好的用。”
后门被打开,小风能够对流,带着一股蒿草和腐败植物的气味扑过来。这个面积不小、死葫芦头的院子,既没有水井,也没有阳光,所以除了长着一些高高矮矮的杂树,就是自生自灭的野草,连一棵豆角窝瓜都没有栽种。这儿荒凉而幽静。只有在两种情形之下,才会有人往这儿送送脚步:一是王金环求人帮忙放树卖钱花;一是王金环遇到为难的事情,伤心没处去诉,就躲到这儿,在老桑树下闷闷地坐个时辰。
范木匠一迈出屋门坎儿,就惊讶地赞美说:“这地盘真不小、真安静。”
王金环附和说:“等他们结了婚,女婿过来,有人收拾收拾,会更好的。”
“您是招女婿呀?”
“我就一个闺女是亲人,不来个倒插门,我咋活呢?”
范木匠看见靠墙边的小棚子,就弯过去,探探瞧瞧:“木料在这儿吗?”
王金环跟过来,指点着:“都在底下码着哪,等我给您搬出来看看。”
范木匠连忙说:“我来,我来。您靠后点吧,免得暴土狼烟的弄一身。”
王金环有些不忍心让人家给搬木料,见木匠已经放下家什斗子,挽起袖口动手了,也只好略微地往边上躲闪一点儿。
范木匠用手一把一把地把苫在木料上的麦秸拉下来。已经干朽的麦秸里裹着土,被触动之后,象烟一样飞扬,直呛鼻子。
王金环挺不安地说:“我给您找个口罩戴上吧。”
范木匠手不停地摇摇头:“不用。干活的人怕土还行?”
麦秸被拉净,又拽下一张变成了黑颜色的苇席,露出垛得整整齐齐的料板和一些方子。
范木匠费劲儿地掀动一下,轻轻地敲敲。
王金环不太踏实地问:“您看,这些材料行吗?”
范木匠直起身,拍着沾在手上的土说:“这是多年破好的陈料,干透了。这种国槐,如今很难买到呀!”
“您看打一个三开的大衣柜够吗?”
“够,打俩也用不了。”
王金环听了这句回答,算是彻底放下心。她感到木匠不期而至,这本身就是一件喜庆事儿;原存的木料质量好、数量够,更是喜上加喜。母女俩倒霉这么多年,要时来运转了!
他们准备回到屋里,洗洗手,喝点水,商量一下活儿怎么做。
前院传来小妞的喊声:“妈!”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