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长篇小说《乡俗三部曲》之
《终身大事》
五(2)
王金环愤慨地喊叫起来:“他家还有两个闺女呀!可我就独一个儿,让他们给娶了走,不是摘心,是拔一根头发吗?她红眼圈儿?我要是不忍着,泪水得用筲接、用缸盛,他们咋不为我想想?”
“我呀,没闲工夫跟混球糊涂虫磨嘴皮子,就气扑扑地离开他家。过一会儿,我打发英子悄悄地把张文华叫到跟前,想探探他的口气。如今讲究婚姻自主、人身自由,只要人家本人心甘情愿,他爸妈再不乐意也不顶个屁用!”
被怒气和委屈闹得手梢子发凉的王金环,听到这句话,感到一片光明出现在眼前,就忙问:“你找到那小伙子了吗?”
“正巧,他开着拖拉机过来。我站在街上就把那事儿从头到尾地对他讲了一遍……”
“他咋说?”
“呸,可恶到家啦!”英子妈狠狠地骂道,“那个小王八蛋,年纪不大,脑筋可挺老。我的话音一落,他就摇脑袋,不愿意。我说,人家女的那边又是房子,又是院子,又是树木,家底儿也不薄。再说,你去了,才整整齐齐的三口人,丈母娘不老不弱,吃不着你们,穿不着你们,还能给你们做饭、看家,等到有了小孩子,姥姥带着比交给谁不贴心,不牢靠?……”
王金环听英子妈复述跟张文华说的话,倒把她给感动了:不是英子妈这么摆出来,她都不知道自己这个家还有这么多的优越条件。这些条件无疑是一棵大梧桐树,理所应当地能招凤凰来!她见英子妈把话顿住,就问:“那小伙子到底咋跟你表态的呢?”
“他倒干脆,说女的家有万两黄金,我也不干!”
“啊,这是为什么?”
“他说,自古以来都是女的嫁男的,哪有男的嫁女的之理!我一个六尺高的汉子,不秃不瞎,不瘸不拐,也不是娶不上媳妇非得打光棍儿,为啥跑到南埝头丢人丢脸去!”
冷风过后,就是急雨和冰雹,遭受无情袭击而昏昏沉沉的王金环,只剩下一种知觉,那就是从心里往外冒凉气。
英子妈也感到加在寡妇身上的这场打击的严重份量。她不平,内疚,负罪的心上又添上了负罪的鞭伤。然而,她同样地束手无对策,只能用毫无实效的发泄,来弥补自己的无能:啥话难听,她就用啥话血淋淋地诅咒痛骂燕山镇的张家人;啥话好听,她就用啥话火热热地劝慰王金环。最后她说:“就凭你们小妞,千里挑不出的俊姑娘;就凭你们那门口,百里选不出的好家庭,只要想得开,别死守着一棵树等肥兔子,找啥样的男人找不到?大门关上,小伙子们得从水沟眼儿往里边挤!”
王金环对这番话固然听着入耳,心里松快了一点儿。只是她最担心的,是闺女小妞偏偏会想不开。闺女是倔强的、任性的,面皮特别薄,自尊心特别强;当知道“只要咱们一点头,他们就同意”的张家人,竟然变了卦,不愿意做这门亲事的时候,该用什么语言和办法能够让她脑筋开缝儿、心气转过弯儿呢?
……
小妞哼着流行歌曲,欢蹦乱跳地进了院门,迈过屋门坎儿停住,两只手扯着披在肩上的方围巾的尖角,顺势倚靠在敞着的门扇上。她看着妈妈往灶膛里填了一把干棒子秸,“呼呼”地燃烧起来,说:“妈,我瞧见东院的五奶奶从燕山镇回来了。”
“嗯。是回来了。”王金环一听闺女开口就往她害怕的那件事情上扯话头,一时不知道咋答对,又忙往灶膛里塞一把柴禾。灶膛被堵满,直往外倒烟。
“妈,您见着五奶奶了吧?”
“见了。”
“那边有回话没有呢?”
“啊……”王金环瞥了闺女一眼,结结巴巴地低声说,“有回话,说那头张家的人,对这门亲事,不大愿意了。”
“谁不愿意?”小妞打个愣,这样追问。
“他爹,他妈,还有他,都变卦了……”王金环心惊胆颤地回答。
小妞使劲儿“哼”了一声,一面往里屋走,一面不以为然地说:“那就算了。哼,有啥了不起!”
王金环听了这句话,猛抬头看闺女一眼,心里越发紧张。她怕闺女缓一口气之后,追问她:那边为什么不愿意。她得把回答的话好好地掂掂份量,尽可能地不要让闺女明明白白地感到:她妈是这门亲事成功的主要障碍。
小妞从墙上摘下掸甩子,到院子里抽打身上的土,接着从柜子下边拽出盆子,舀了半盆凉水,从暖水瓶倒出一些热水兑上,不紧不慢地洗了脸。接着,她帮她妈放桌子、拿碗、端饭菜。吃饭的时候,娘儿俩扯了些别的闲话儿。小妞照例先吃完毕。
“妈。”她扎着围巾,准备往外走,冲妈妈甜甜地一笑说,“看您皱着个眉头,值得吗?天底下是空的,全中国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地盘;三条腿的蛤蟆难寻找,两条腿的活人多得很。这个吹了,再另找呗,愁什么呀?”
这番话,如同一股风,吹散了她妈眼前的愁云,深深地打动了她妈的心。闺女多懂事体,多么通情达理,多么会疼爱妈妈!
王金环暗暗地想道:闺女不亏待妈妈,当妈妈的更得把闺女的亲事办好些、快些,也要对得起闺女才对。
本章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