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长篇小说《乡俗三部曲》之
《终身大事》
二(1)
屋子里和院子里都没有动声,小妞已经离开家。这会儿,也许正在街里找伴儿聚齐,也许跟那一伙无忧无虑的丫头片子们过了桥,登上了从西边开来的公共汽车,兴致勃勃的奔向燕山镇。她哪里能够想到,寡妇妈的那颗平静了整整十年的心,又被她的事儿给搅乱了,又一次把她那苦命的妈妈给推进痛苦无望的深坑里!
王金环靠在破门板上,极力地镇静下来,思前想后。她觉得英子妈热心肠,处处都想法子关照寡妇院的娘儿俩,算得上知己的亲人。英子妈性格开通,见的世面多,有经验,这样提醒一下,很对,很重要。虽说闺女还小,还不懂事儿,可当父母的得替女儿操心,替女儿安排前程。小妞没有了爸爸,全部担子落在当妈的肩上,实在至关紧要,有点招架不住!当妈的如若稀里糊涂地把闺女的终身大事给耽误了,将来会受闺女的抱怨,会让乡亲们笑话,自己个儿也会因为对不住亲生骨肉而更加难受!她想,既然自己被人家给提醒了,干脆就抓紧时间跟闺女商量商量,早点儿打主意,早点儿作安排。家里只有娘儿俩相依为命地过日月,这样大的事儿,不跟闺女商量能跟谁去商量?那么,咋个商量法呢?咋对闺女开口说这样的话呢?这可太难啦!
她回忆起二十多年前,自己乍听爸爸妈妈提到要给她找婆家那件事儿的情形。她当时觉得头顶上如同一声霹雳,天要塌;脚下好似猛然摇动,地要陷。她当时是那么害怕,又那么委屈,觉着不如一纵身子跳到山崖下摔死干净痛快!是三个哥哥把她给拉回家的,是父母轮番地把她看守住的。如今,临到自己给闺女张罗这样的事情,等到闺女突然听了这样的话题,要是炸了锅,要是寻死觅活的,可怎么办?谁去劝,谁去拉?谁能劝说闺女不怨妈、不恨妈?谁能让闺女明白男女婚配的事是谁也不能违背的人之常情,让闺女知道妈张罗这件事儿是为着她好呢?真叫难死个人哪!
……
王金环拖着两条沉重的腿,一挪一擦地往屋走。
圈里的猪朝她使劲儿乱叫,她没有理睬。一群鸡围上她争相扑跳,她没有招呼。她把铁锨靠在墙上,没靠住,“叭嚓”一声摔倒在地,把卧在窗台上打盹的小花猫吓得“嗖”地蹿到墙头上,她同样地没有看一眼。
她进了屋,在炕沿边靠靠,又到凳子上坐坐,不知道怎么呆着合适。她心里边象烙饼那样来回反复地嘀咕,实在拿不定主意:到底该咋样跟闺女商量那件婚姻大事。是最近几天就商量,还是等当妈的自己先把紊乱的心平静下来,把主意拿稳了再商量?
正月里天还是短的,五点钟太阳就落到远山的背后去,黑夜很快要来临。
小妞在镇子上玩了个够,高高兴兴地转回家,一迈进大门口就娇滴滴地尖着嗓门喊:“妈呀,饭熟了吗?”
王金环听到这熟悉而又亲切的声音,象惊吓着似地心里一颤。她下意识地两手捂住胸口,用变了腔调的声音答应闺女:“啊,粥锅刚刚烧住火呢……”
“可把我给饿坏了。”小妞蹿到屋里,扔下尼龙的花兜儿,解下拉毛的长长的橘红色的围巾,脱下挂着黑金丝绒领的绿色粗呢子小大衣,随即把两条大辫子甩到枣红色腈纶料子的上衣背后,搓搓两只冷麻了的小手,对妈说,“有什么现成的东西,我先吃一口吧。”
“这么大个子,还不知道在镇子上买口东西吃,让自己饿着肚子?”王金环这样埋怨着,打开柜盖儿,提出一个点心匣子,“吃上两块,填补填补;等淘出粥来,我再给你烙张饼。”
小妞从吊竿儿上抻下湿毛巾,擦擦手,靠在已经褪了色的油漆柜上,两只手指头捏起一块酥皮点心,一口一口地吃起来。
王金环跨坐在炕沿上,两只眼睛直楞楞地盯着闺女端详。在她此时的感觉中,闺女仿佛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起码象分别多年才重新相逢的。
闺女的那张圆脸蛋,大了,胖了,两颊红嘟嘟的,熟透了的苹果一般。闺女的身个儿高了,腰杆儿粗了,胸脯饱满地鼓起来了,紧身的衣服被撑高,好似装纳不下正在生发着的青春活力。
王金环看着看着,暗自想:英子妈说得对,小妞是长大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到了给她张罗寻找婆家,到了把她嫁出去的时候。
“嫁出去”这三个字儿,说起来很容易,在当妈的心上可不那么轻松。在王金环这样一个寡妇妈来说,份量则加倍地重。她知道闺女“嫁出去”,就意味着母女俩的分离。以后的日月里,象她自己这样,一年回娘家一两趟,再后来两年回去一趟,以至于十几年了,她再没有往生她养她的酸枣沟送送脚步!天哪,如若真到了那一天,她王金环还不得象摘去心肝一样痛苦吗?闺女为这个会怎样地难过?闺女能够答应妈妈替她操持这种要把母女硬给拆散的婚姻事吗?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