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短篇小说之 《拜年》 (3)
(2016-12-16 10:13:57)
标签:
浩然短篇小说拜年文化 |
分类: 著作 |
浩然短篇小说之
《拜年》
(3)
盘山前的谷子熟了,玉娟领着社员去收割,还跟别的队挑战比赛。可是不到半天的工夫,就有十几个社员找她换镰刀,这个说镰刀钝得不能使,那个说镰刀卷了刃。开头玉娟还是大嚷大叫地让大伙儿对付一下,没多久,她自己的镰刀也变成了秃菜刀。她火了。
“这是哪个倒霉的地方出的?”
“邦均农具厂呗!”
“我找他们算账去!”
于是,她把所有的坏镰刀装在筐子里边,背到镇上。一进车间大门,就哗啦一声,把镰刀倒在地下,两手叉腰,怒眉立目地喊:“喂,这是谁的手艺?”
正干活儿的工人们都给这个楞姑娘闹懵了,一个少白头发的工人瞟她一眼,问道:“同志,别这么大气,怎么回事呀?”
“我问你这是谁的手艺?”玉娟用脚尖指指地下的镰刀说。
“这是大伙打的。”
“我看你们都不用吃饭了,鸭子也能打出这种玩艺儿!”
“有话尽管说,别骂人呀!”
“骂人,这还是好听的呐!”玉娟满肚子火气顶嗓子,朝那工人跟前凑了一步,“你们耽误了我们多少活计,谷子烂在地下收不上来,你们负责任吗?退吧!”
“这镰刀农具供应站包售,你在哪儿买的哪儿退去。”
“我不管哪儿买的,是你们打的,你们就得给退!”
“这人真厉害……”
“厉害,咬你了?”玉娟翻了翻眼珠子说,“你不懂人话,你们头呢?”
就在这个不可开交的时候,从里边走出一个高个子工人。他方脸浓眉,斜戴着工人帽,身穿着满布窟窿的衣服,围着说灰不灰、说白不白的围裙。他一面朝这边走,一面拿被煤屑沾黑的毛巾擦汗,走到玉娟跟前,和气地说:“别着急,别着急,有话儿慢慢讲。”他说着,搬过一只凳子放在玉娟身边,“同志,请坐,请坐。”又端过一杯白开水,“同志,喝水,您有啥意见就对我说吧。”
真怪,玉娟朝那工人的脸上扫一眼,心里的怒火,立刻消去一半。她看到那张严肃的脸上,洋溢着热情和诚恳的神态,自己倒有些不好意思,声调也自然低了。她说:“照你这样,话还好说。你们这镰刀简直像木头片子,一使就卷刃!”
工人从地下拾起一把镰刀,看了看又问:“这是麦收时候买的吧?”
玉娟说:“割麦子倒对付,麦子跟谷子不一样呵!麦子一碰就折,割谷子可得使大劲儿!”
工人闻听,惊奇地看了姑娘一眼,醒悟地点点头,口里低声说:“这一层我们可真没有想到。”他用大拇指试试刃,放在耳朵下边,用手指头敲敲,听听响,又说:“火候软。我们一定包修、包换。您先回去……”
“马上就退吧!”
“退了你们使什么,那不耽误生产吗?”
“你说怎么办?”
“一起晌我就把新镰刀给您送地里去,行吧?”
玉娟回到家,火气一消,回想起刚才发生的事情,觉着自己太莽撞了,实在对不起人家工人。这么热的天头,何必劳累人家给送来呢!她没有吃饭,就又往回折;半路上,正巧碰见那个年轻的工人骑着车子送新镰刀来了。
工人跳下车子,从后架子上解下一捆镰刀,对玉娟说:“这些镰刀又都加了一遍火。您使使看,不行的话,再找我们。反复搞几次,慢慢地就可以摸出经验来了。”
玉娟一再道谢,又不好意思地说:“刚才我太火性了,说话不大好听……”
工人说:“谷子要紧着收割,这事情放在谁身上也要着急的。”
看人家多会体贴人,玉娟心里很感激,就问:“同志,您贵姓呀?”
“我叫李贵庭,您叫宋玉娟,对吧?”工人微笑地说着,又从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您这次到厂里去,把我们提醒了:办工厂不能关着门儿——我们过去不就是关着门儿吗?关着门儿开会、研究,关着门儿制造,制出来就出售。满心是想支援农业,制造出来的东西到底合用不合用,农业还缺什么,我们可就捂着耳朵不听了。这回我们要坚决改。您就当我们的义务参谋吧。这本子您收下,听到队里同志们对我们生产的工具有什么意见,另外还有什么要求,您就记在这本子上;您赶集的时候,顺便就跟我们说一声,没工夫去,求别人把本子捎去也行。”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