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早期通讯之《农业社的图书管理员王万东》

(2016-10-24 11:06:25)
标签:

浩然

通讯

农业社

图书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早期通讯之

农业社的图书管理员王万东

 

昌黎县后钱庄乡红十月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许多年轻人,经常在下工回来的傍晚,聚在图书室里,围着一个年轻人,借阅书籍。

“万东,我借农业技术讲话。”

“我借《新儿女英雄传》。”

那个被人称为“万东”的小伙子,使劲摇晃着身子,一次又一次地从书架上取下书来交给借书的人。

王万东,就是这里的图书管理员,虽然他是个瘸子,但是工作得很好,受到大伙的尊敬。

十年前,九岁的王万东已经上了小学二年级,突然,他的左腿因为生疮残废了,行路必须拄着双拐。他的父母为他今后的一生和前途不知担过多少心。最后,他们让万东上学,希望他将来指着笔杆谋生。去年王万东小学毕业了,却没考上中学,一家人都发了愁:又不能干活,书又念不下去,这可怎么好呢!一天俱乐部主任党总支委员高学谦动员他参加农业社。他奇怪地问:“到农业社我有什么用呢?”高学谦向他解释农业社的优越性,然后说:“现在咱们社的俱乐部要办一个图书室,大伙想请你当图书管理员,你的身体适合做这样工作。”

王万东当了图书管理员,使他跳出狭小的个人生活圈子,参加了集体事业。他很快地变了,忧郁的个性也变得开朗起来。他感谢农业社把他这个残废人也利用起来,决心要把工作做好。

农业社的图书室建立起来了,还没有书,俱乐部跟县文化馆订了集体借阅合同,每到月底交换一次书籍。由农业社到县城有八里多路,往返一次,对一个拄着双拐的人来说,真是吃力的很。王万东为了不影响别人看书,总是不声不响地按时换取。有几次,他走到半路上遇到风雨,当他艰难地回到社里,不一会儿,就穿着拧干的衣服,挨门挨户地把书送到社员手里。

图书室随着社的发展,有了一千多本书籍,王万东却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这些图书。他和别人一起,把书籍详细地分类、编号,还制定了借书手续。每当各社员们把图书送回来的时候,不论多晚,他都要一本本地清点一遍,有一点坏地方,就细心地贴补好。

图书室的一端有个阅览室,每逢到了阅览时间,王万东就提前吃饭,扫地抹桌,点上灯,像主人一样接待来看书的人。

王万东还十分注意发挥图书的作用,努力使图书为巩固社,为搞好生产服务。他经常结合当前生产情况,主动地把一些有关的科学技术书籍,送到农业社员的手里,受到人们的欢迎。

红十月农业社的图书室的读者在扩大着,图书在增多着,王万东的工作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了,他说:“如果需要的话,我愿意终生在农业社作图书管理工作。”

发表于《河北日报》1956年5月7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