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秋川:父亲浩然与赵秀忠(二)
(2016-07-06 10:39:32)
标签:
浩然赵秀忠梁秋川忘年交文化 |
分类: 资料 |
梁秋川:父亲浩然与赵秀忠
(二)
1993年4月26日,浩然来到石家庄创作自传体长篇小说的第三部《圆梦》,住在河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浩然不知道赵秀忠恰巧就在这所院校任教。当赵秀忠得知浩然到来的消息后,心里自然是兴奋的,恨不得马上就能相见;但他又考虑到浩然是院领*导的客人,又多年没联系,贸然拜访是否合适?赵秀忠在犹豫与忐忑中度过了一天,他实在难以割舍这个天赐的良机,最终还是在28日的晚上硬着头皮找到浩然的住处,敲响了房门。赵秀忠在后来的一篇追忆文章描述了自己与浩然第一次见面时的心情:“出人意料,浩然是那样地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当我说出自己的名字时,他一边说:‘赵秀忠,哦,赵秀忠,想起来了,我怎么会忘记你呢?’一边主动握住了我的手。温暖的大手传导着热情,睿智的大眼透露着亲切,慈祥的面容显示出坦诚,爽朗的笑声使我的局促荡然无存。我觉得自己和浩然的心一下子靠近了,觉得不是站在一位名闻遐迩的大作家面前,而像是站在慈祥温和的长辈面前,又像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老熟人。”
浩然过去只见其文,未见其人,就先在心中留下一个极好的印象,如今看到赵秀忠,见他中等个子,显得很健壮,而略显瘦长的脸上则透出一种让人信赖的憨厚和朴实,让人更加喜爱。
在此后20天的时间里,浩然与赵秀忠又有过多次会面,每次会面都是倾情畅谈,而每当有其他客人来访时,浩然不仅主动将赵秀忠介绍给来人,称赞他曾写过的评论,还将他称为自己的忘年交。
5月15日下午,赵秀忠带着自己的妻子女儿一同来看望浩然。16日上午,浩然驱车带着赵秀忠一家,与自己的另一位老友曹继铎一同到公园游玩。对这次游玩,赵秀忠是这样描述的:
为了能有一个和我倾心畅谈的环境而不让人干扰,同时也为了能给这段美好时光留下一个永久性的纪念,他还特意抽出了半天时间,邀我和他的另一好友曹继铎以及我们两家人到公园游玩。那天他精神特好,兴致很高,不断地请司机为我们拍照,还把显要位置让给别人。特别是一见到我的女儿和曹继铎的外孙女时,那曾经创作出《大肚子蜗蝈》等儿童文学作品的童心一下子又萌动起来,他和两个孩子一起采野花,一起扑蝴蝶,一起照相,不时逗起两个孩子的笑声。看着他那童稚般的情态举止,在场的几个人心中都感受到了一种生活的温馨。特别是我更是担心时间会很快流失,我真想把时光留住,让我们相处的情景定格成永恒!
这一天,浩然自然是愉悦的,跟无忧无虑的孩子们一起玩耍,暂时忘掉世间所有的烦杂事物,使得本就喜爱孩子的他心情更加轻松起来。这一天,大家都过的十分美好,但浩然心里非常清楚,这样美好的时光以后恐怕很难再有,因而,他让人给他们拍了许多合影,特别是与两个可爱的孩子,他希望这些照片能给他们留下一段最美好的时光记忆。
再好的宴席也有散的时候,5月19日清晨浩然将离开石家庄返回北京,18日下午,赵秀忠又到住所看望,两个人谁也没有想到,这竟是他们的最后一面。
这一年的6月底,赵秀忠收到浩然的一封信,不过这封信不是浩然的亲笔,而且由其女儿春水的代笔。这封信也同样是那个阶段中,浩然所口述的为数不多的几封之一。在这封信里,浩然告诉赵秀忠:“本月十五日午后我突然中风,而失去了右边半壁江山的原有能力。现在医院做亡羊补牢的努力,效果如何只有天知道。”在信的末尾,浩然“祝玲玲和你们的小女儿快乐、平安!”
赵秀忠手捧着这封由浩然口述、他人代笔的信件,读了一遍又一遍,泪水在不知不觉间流了出来。他的眼睛盯着信纸,脑海中却浮现出与浩然相处时的那些情景,那是多么美好的时光啊。让赵秀忠感到意外的是,浩然虽与自己的妻子仅见过短短的两次面,竟能记住她的名字,并在自己身患重病的情况下,还不忘向她和自己的女儿致以祝福。赵秀忠在意外之中,又加上了深深的感动。
1995年9月,浩然出版了《浩然长篇小说文库》,在《男婚女嫁·晚霞在燃烧》卷中,特意将赵秀忠的评论文章放在卷首作为代序。其实,评论《男婚女嫁》的文章并非仅此一篇,为何把此文作为代序,个中的深意大概只有浩然和赵秀忠两个人才能完全明了。让浩然没有想到的是,这篇代序竟发挥了另一个重要作用。
1996年,赵秀忠已调入新组建的河北经贸大学,在这年评选晋升副教授工作开始时,赵秀忠报了名,成为130余人的报名者之一。在评选的过程中,有评委提出赵秀忠资历不够,马志忠副校长则提出:“在咱们经贸大还有谁的文章能放在浩然这么伟大的作家书的最前面?”在马志忠力排众议、据理力争下,评委们认可了他的说法,那篇代序成为赵秀忠被破格评为副教授的重要条件,成为那一年36个新晋副教授中的一个。
浩然是个勤奋的作家,写作就是他的第二生命,不能写作,对于他来说就是生不如死。但是,任何人也无法摆脱命运的安排,浩然在世的最后5年,就是在失语,更无法进行写作,但头脑仍然很清醒的状况下,在病床上艰难度过的。2008年2月20日凌晨,浩然与世长辞,永远离开了他喜爱和喜爱他的人。
赵秀忠是在第二天,也就是21日上午才从一位文友发给他的悼念诗歌短信中得知此噩耗。那个短信如同晴天霹雳把赵秀忠震晕了,他不相信这是真的,他的头脑如同被抽成了真空,一片空白。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才好像从恍惚中清醒了一些,想到从网上证实一下这条短信的真伪。当他打开电脑,看到网页上浩然逝世的消息和浩然那亲切生动的生前照片时,忍不住地失声痛哭。
浩然的子女们不想因为丧事打扰别人的正常生活,因而没有通知任何人前来参加告别仪式;赵秀忠也因不知道有关部门是如何具体安排的,而不敢贸然进京,他只能翻出珍藏的浩然来信,伴着泪水一遍遍地默读,翻出珍藏的所有浩然作品轻轻地抚摸……
赵秀忠万万想不到浩然会这么快离开他所深爱的亲友、他所挚爱的文学和农民、他所热爱的祖国、他所忠诚的党和社会主义事业。亲友们在对赵秀忠表示致意的同时,大多都说应该好好地写一篇纪念文章。赵秀忠更想好好地写出一篇能完全表达出自己心情的追思文章,但每当拿起笔来,千头万绪,要说的话太多,却不知该从那里落笔!当浩然那慈祥亲切的面容清晰地浮现在他的眼前时,感激之情,缅怀之情不禁油然而生,眼泪也不由自主地顺着脸颊滴落下来,情不自禁地写出了悼念恩师的诗歌和文字:
悼念恩师浩然:七岁像嫩芽一样,但我听着大肚子蝈蝈的吟唱快乐地成长,在月照东墙时捉迷藏,在弯弯的月亮河里嬉戏,在七月槐花香里进入甜蜜的梦乡,在艳阳天里劳动,在杨柳风里演绎着山水情,赶着枣红马走上我人生的金光大道,与苍生见证历史的沧桑——
根在乡土忧黎元,凌云健笔写苍生。
浩然正气天地间,亮节高风实堪敬。
突闻噩耗似惊雷,泪洒千行深悲恸。
难忘殷殷提携意,铭记谆谆教诲情。
敬爱的恩师浩然,安息吧!你生前无愧于时代和人民,你身后所有正直善良宽厚的人会怀着敬意和爱戴把你永远铭记在心!
赵秀忠在这篇短短的文字开头,非常巧妙地嵌入了十篇浩然所撰小说的题目,以此寄托自己的思念。
赵秀忠写出了追思文章,而且写了不止一篇。尽管这些文章使不少读过的人受到感动,但赵秀忠却总觉得里面所表达出来的东西还不及自己内心感情与思想的万分之一。赵秀忠曾经说过:能与浩然相交、相知,是我今生的最大幸运。浩然是我人生的航标,文学的导师,精神的支撑!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浩然,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就没有我今天事业上的发展与成就。是浩然改变了我的人生,影响了我的一生。
在浩然逝世五周年的日子里,赵秀忠在深切怀念中又写出了三首对浩然表示崇敬、思念的诗篇:
其一
恩师驾鹤别人寰,
常思常念泪常弹。
山水情伴文学路,
百柳风随师生缘。
提携殷殷铭心际,
教诲谆谆萦耳畔。
文坛笔耕每结果,
化作心香祭九天。
其二
神州文坛一浩然,
丰碑矗立天地间。
字里抒放泥土气,
行间吐露百姓言。
形动神摇扬柳姿,
风清云舒呈画卷。
功业人格昭日月,
无憾应笑在九泉。
其三
喜鹊登枝唱春歌,
杨柳风吹杏花雨。
艳阳天里花朵艳,
金光道上谱新曲。
男婚女嫁百姓事,
苍生情怀奏大吕。
乐土笔耕有活泉,
文学梦圆思若缕。
赵秀忠现在是河北某大学的教授,统战理论专家,民俗研究学者。更为重要的是,他还像浩然所希望的那样,成为了一位文学评论家。浩然的在天之灵知道这些的时候,一定会倍感欣慰,一定会在他那慈祥的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