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长篇小说《乡俗三部曲》之
《寡妇门前》
七(2)
英子妈一见这情形,赶紧郑重起来,连声催促:“你有啥为难的事儿就快着点儿说呀,别让我着急。你不知道我是个急性子、心肠软的人呀!”
“那小两口不和美的原由,让阴阳先生给看破了。”
“他咋说的?”
“他说,办喜事那天,你挨了新媳妇,朝新媳妇吹了气儿,给妨的。”
“呸,这是他娘的迷信!”
“你不信,我信呀!”
“就算信他的吧,新媳妇又不是薄纸糊的、糖水吹的,还不许别人挨一挨啦?”
“你是寡妇呀!”
“胡说!放羊的曹小五是我儿子?那你得叫我婶婆啦!”
“别闹着玩儿,别闹着玩儿!”老婆婆摆着手,解释说,“你过去守过寡呀!”
“噢,过去的老账还算?”英子妈的胖脸蛋不仅变得苍白,还愤怒地拉拉下来,“反革命还有摘帽子的时候,我就得戴着进棺材?”
老婆婆怕把面前这个没正形的女人给惹火,一尥蹦子谁也没招儿治,就加倍小心地把可怜的话儿和哀求的话儿掺在要说的正题里,唠唠叨叨、反反复复地说了好几遍。
英子妈不住地皱眉头、咬嘴唇,倒是耐着性子把老婆婆的车轱辘话听完了,而且既没跳也没跑。
最后,老婆婆试探地叮问:“怎么着,你全听清楚了吧?”
“清楚啦!”英子妈拉着长声回答,“我得七七四十九天别喝水……”
“不是。别吃咸的。”
“我得四十九天别摸筷子……”
“不是。别动荤腥。”
“我得四十九天别进睡觉的屋……”
“不是。别出家门。”
“哼,干脆来个痛快的,拿绳子把我的脖子给勒上,吊在房柁上,多省事!”英子妈撇撇嘴唇,“嗖”地一下转过身子,“通通通”地往回走了,到了屋门口,才停住步,扭过头,扯开嗓子喊道:“这是安心生法子欺负人!不让我喝水行。不让我吃饭行。不让我出门呀,别说四十九天,就是四十九个钟头,都不用想!敢侵犯人权,告你们去!”
老婆婆一见英子妈打个旋风脚蹿进屋门口,没了踪影,绝望地白瞪着两只眼,好久没动窝,也没吭声,到后来,只觉着趴在墙头的手背上热呼呼的,才发现自己掉了泪。
日头平西的时候,老头子拾粪回来,悄悄告诉老伴儿:“我找到放羊的了,跟他说了。”
“唉,那个松头耷脑的,管得了她?”
“哼,狗急了还跳墙哪!”
老婆婆沉思片刻,心想,对这样关系重大的事儿,英子妈也许能听汉子的指点:一个迈过两个门坎儿的寡妇娘儿们,再能,再厉害,也得在汉子面前矮一头!
傍天黑的时候,土坯墙那边,本来平平静静的,突然间炸了锅:男的喊,女的叫,孩子哭,外加“啪啪”的怪响。
这边的老婆婆和老头子心里有鬼,估计到是他们惹了祸,所以给吓得张飞纫针——大眼瞪小眼儿!
不错,放牧员曹小五接受了他堂哥的状子,要惩罚他的媳妇。他不是用拳头,也不是用脚,而是用那根既顺手又有效力的、抽羊使的皮鞭子!
本章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