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经的艳阳天  我的父亲浩然》第三十一章(1)

(2016-04-30 13:36:29)
标签:

浩然

梁秋川

曾经的艳阳天

我的父亲

文化

分类: 资料

《曾经的艳阳天  我的父亲浩然》

                                     梁秋川

第三十一章(1

     

健康严重透支,身体每况愈下,医生惊诧:如此情况还能写作?不可思议!——与死神几次擦身而过,辛勤耕耘不止,永远离去——数百篇追思怀念文章,吊唁者络绎不绝,盖棺定论——有正气,有志气,农村大地一个有出息的儿子魂归故里

 

2008年2月20日凌晨2时32分,父亲抛下他所为之追求、奋斗一生的文学和深深牵挂、关爱的亲人以及千千万万喜爱他的读者,平静、安详地离我们而去这一次的离去,是一个永远的离去。

父亲一生都在为他的理想和家庭进行着不懈的艰苦努力,几十年来,始终处于一种“拼命”状态,这种过度的透支行为,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使他的身体过早的垮了下来。

1993年6月父亲突发脑血栓,右半个身子不能行动,说话也受到极大的妨碍。经过在解放军263医院的住院治疗以及出院后的康复,3个月后就大致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写作,基本上留下后遗症

1996年秋,为了避开干扰,父亲带着相关资料悄悄地到了古都西安,准备起草他的一部回忆录,也就众目关注那段文革时期的经历。万万没有料到就在即将动笔的关键时刻,病魔再一次袭来父亲突发脑昏迷经过三天两夜的抢救,终于从昏迷中苏醒过来,被蓝天和春水接回了北京。这次大病后,父亲的身体状况下了一个台级,那部计划中的回忆录从此也就没有条件完成。

自从1993年第一次患脑血栓之后,父亲在每年冬秋交际,都要到医院作一个疗程检查和治疗。医生对父亲的健康状况并不很乐观。有一次医生指点着父亲的CT片子对春水说:“你看,像筛子一样,长期高血压造成的血管硬化,随时都有危险。”春水着急地问:“那怎么办?”医生回答:“没什么好办法。平时多注意一些发现不好及时就医。”1996年父亲在西安患脑昏迷抢救检查后,医生形容CT片子的状况腐渣对父亲在这种状况下居然还能构思小说感到十分吃惊,认为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在危及生命的疾病随时都可能发作的情形下,父亲本应遵照医嘱静心休养,但是他的性格和现实都决定无法做到这一点,父亲依然整日忙忙碌碌除了写一些短小的文章外,不是接待来访的业余作者就是外出参加辅导讲课等各种活动。

2002年的6月,父亲再次旧病复发,住进了北京同仁医院。作了半个月的治疗,病情不仅未见好转,反倒行动越发地吃力。回到家里调养了一些日子,又住进北京宣武医院治疗,仍然没见到疗效, 还时常被医院的各种病毒感染;由于不见好转,更因为心疼我们这些既要上班工作,又要轮流陪床的子女,父亲总是闹着要出院回三河,有几次还发了脾气。在劝说和“哄骗”都不能奏效的情况下只好答应了父亲的出院要求。

11月11日父亲的病情突然恶化,被急救车从三河送到北京的同仁医院。由于大面积的脑梗使父亲完全不能动作

从那时起父亲在医院病床上度过了5年多的漫漫岁月。

父亲对死亡是无所谓惧的生命处在垂危之中的他,在等候进入病房的时候,还对守候在身旁的春水和我慈祥地微笑着

父亲不怕死,但怕瘫倒在床上。在父亲身体比较健康若干年前,他就曾经半是认真半是玩笑地对春水说:“将来如果我得了脑溢血,不要抢救呵。”在父亲看来,活着而不能写作,不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就是一个“行尸走肉”,生命就失去了意义,就生不如死;而因此给妻子、儿女带来无穷的麻烦,无尽的忧愁,成为一个长期无法摆脱的“累赘”,则将使父亲更加痛苦

                                未完待续

  《曾经的艳阳天  我的父亲浩然》已团结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