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经的艳阳天我的父亲浩然》第十五章(2)

(2015-05-08 09:19:12)
标签:

浩然

梁秋川

曾经的艳阳天

我的父亲

文化

分类: 资料

《曾经的艳阳天  我的父亲浩然》

                                     梁秋川

第十五章(2

 

父亲对草出的稿子又进行了一遍推敲、修改、补充。9月20日,因连续奋战而显得精疲力竭的父亲将第一部卷一的初稿交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手中,回到家便旧病复发,躺下休息半日才略感好些。几天之后,父亲带病对书稿进行再一次的修改。尽管父亲去看过医生,也服了一些药,但血压仍时常上升,感到晕眩的厉害。为了抢时间,父亲不得不咬紧牙关硬撑下去。

再次修改后的初稿交给出版社一周有余却一直没有得到编者表态,这让父亲难以猜测,而有些坐立不安在这种状况和心情下,对卷二的构思起草则很难进行,只能暂时休息几天,处理一些杂事。《金光大道》本是父亲计划奋斗终身的“大题材”,要从容地写,一直写到死,或写到自己满意为止。但因社会上的要求急迫,加上《王国福》人工流产,使它不不在仓促和要迁就许多问题的情况下上马。因不能窥其全豹很难使人理解它,而其将要遭何种处境,父亲不好猜度,内心自然感到重,一切只能听天由命了

父亲显然是多虑了。半个月后,出版社的领导王致远和责任编辑许显卿就约来父亲交换意见。他们给了父亲最恳切的鼓励,也确确实实地给鼓了劲,但能否在他们要求的时间内全部完成第一部的创作,父亲的信心却不是很足。为了能有一个相对适宜的工作环境,出版社给父亲准备下一间写作小屋。10月20日,父亲从京郊顺义南彩搬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面对那些热情帮助、支持的同志,父亲再不能有对完成任务缺乏信心的表示,只能决心咬着牙干下去;不管怎么困难,一定要完成任务,而且要抓紧时间按时完成。父亲又开始拼命。

按照出版社的意见,原为第一部卷一的部分,将作为第一部出版。为能单独出版,父亲又加写了十六章,使它达到一个完整的思想主题,即:土改以后,农民中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从自发到自觉;他们的互助合作组织从自生自长、孤单挺立,到有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又有了各级党委的组织领导。这样的改动原计划只写到分化、徘徊结止,要奔放多。对加写的那些篇章,父亲是满意的,感到有许多“自我感动”的妙笔。对于整个第一部的起草,1968所写的那部分稿子给父亲帮了大忙,许多都是稍加修理就照搬了。

1971年11月2日,《金光大道》第一部的初稿完成,这对父亲来说,是非常值得庆贺的。这一天的日记,父亲是这样写的:

 

十一月二日

在家里守着小秋川写了一天,完成了最后两节。

非常高兴,一件大事情完成了。

我觉得,这部书,比《艳阳天》前进了一大步。我希望它能在读者中产生积极的革命影响。

当然,现在只是多卷小说的一个开端,但,它基本上可以独立。描写和再现了从两千年封建社会和近百年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解放出来的农民,在土地改革得到了失去的土地的农民,在党的领导下继续革命:他们从实践中认识到私有制的罪恶,不想再走那条单干的老路,他们对“组织起来”这个通向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从自发到自觉地走,从在一个小村孤立地挺着干,到有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指导和各级党委的组织领导这一真实过程。

感谢冀东和京郊的农民同志,感谢党,感谢朋友们,给了我写出这部稿子的勇气和力量!

 

父亲本想对初稿简单修饰一番就马上交给出版社,没想到兴致越来越高,修饰竟变成改写,用了一周的时间才把初稿修改完成。

稿子交到出版社,父亲立即开始了第二部的构思起草。开头的几日并不顺利,其艰苦程度,使父亲感到创作过程犹如爬坡,而实际上又比爬坡难上千百倍。父亲觉得这股苦味,恐怕是任何一种职业都不会有的;万时之苦,带来一分之甜,那也是幸福的。几天后,父亲便写顺了手,打开了思路。尽管一天的写作完成后,时常感到头昏脑胀,劲头却仍然不减,当身体实在顶不住的时候,就到医院看看病,拿一些药。有那么几天,父亲觉得自己写出了水平,写出了精彩,章章都有神笔出现,把写出的稿子给他的好友李学鳌、马联玉等人念了几页,果然得到了好评。

父亲原打算在1972年1月底前草完第二部的初稿,而第一部的修改工作,打乱了这一计划。

 

                                           未完待续

  《曾经的艳阳天  我的父亲浩然》已团结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