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泥土巢
泥土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7,907
  • 关注人气:5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经的艳阳天  我的父亲浩然》第十章(4)

(2014-12-14 09:53:34)
标签:

浩然

梁秋川

曾经的艳阳天

我的父亲

文化

分类: 资料

《曾经的艳阳天  我的父亲浩然》

                                     梁秋川

第十章(4

 

1963年1月9日,父亲完成了小说第一卷的起草工作,共计33章,15万字。从动笔到草出,历时13天。对于草出的初稿父亲有一个明确的感受:饲养员马老四基本写出来了。父亲用真情实感塑造这一人物,许多情节都让他动了感情。特别是马老四省下口粮喂社里的小牲口,而自己吃野菜充饥被萧长春发现后,是含着泪水写出两人在饲养场感情交流的那段文字的。在以后多次的修改、校对过程中,每接触到这一节,父亲的心为之一热。小说发表后的那几年间,父亲收到许多包括日本读者来信,都肯定了“马老四”的形象和“吃野菜”的章节,都说受到感动。这一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这一情节的真实描写,不仅使作者本人感动,也感动了千千万万个读者。

小说第一卷草之时,父亲在内心中对一个人由衷地感谢,这个人便是王主玉。王主玉性格爽朗、热情,当时是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尽管与父亲相识不久,但他们已成为要好的朋友。为了使父亲专心致志进行创作,他不仅在精神上给予热情的鼓励和支持,还经常到西山看望父亲,送去急需的物品,并主动帮忙到幼儿园接送孩子,带孩子去医院看病,甚至到商店购物。对此,父亲觉得,不写出、写好这部书,将对不起这位朋友。

1月15日开始,父亲小说第一卷草稿进行改,增添了一些内容,到4月5日,正式地脱出第一稿,交到了作家出版社。一稿30章,500字的稿纸用了747页,约计37.35万字。

手稿交到了作家出版社,似乎并没有被编辑所看重,被搁置一旁。先是被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人从编辑部的来稿堆里翻出借去阅览;后又在未通知作者的情况下,之际,交给《收获》杂志社来京组稿的叶以群,并带到千里之外的上海。

《收获》杂志社对这部书稿倒是十分重视,刊物负责人之一的叶以群阅读后,当即决定用这部小说替换下原定在《收获》复刊号上刊发的长篇小说。即将复刊的《收获》,容量只有26万字,版面上除了短篇小说等内容外,只能发表12万字以内的长篇。为了能全文刊登,编辑部原想增加刊物容量,但此时邮局已经开始了订阅工作,无法进行变更;于是找到父亲,希望做一些删改。大幅度删节自己心血的结晶父亲有些于心不忍,同时担忧这样处理后,会影响到小说的质量。因此,他感到很为难,几次想打退堂鼓。一方面《收获》杂志社十分热心,一定要刊发,一方面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断然拒绝,父亲只得利用上海与海燕电影制片厂商讨电影剧本《朝霞红似火》的间隙,忍痛对手稿做了削足适履式的修改,将正面人物爱情方面的线索全部删除除三两个主要人物外,其他人物的来龙去脉也做了删除。父亲十分担心,如此发表出去,很可能会大大的败坏读者的胃口。《收获》杂志1964年第1期,刊登了经过删节的《艳阳天》第一卷,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这部作品的题目由原来的《云火录》正式更名为《艳阳天》。

不知是因为《收获》复刊就推出了《艳阳天》,在读者中引起很大的反响,同时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编剧任彦芳等人看过《艳阳天》手稿后,也对其赞不绝口,作家出版社开始对《艳阳天》重视起来,加快了编辑出版工作的进程。此时距父亲将小说手稿交给出版社已过去了近一年。

按照出版社的要求,父亲于1964年4月2日开始对书稿进行修改。这次修改,工作量大,也很艰苦,经历了曲曲折折的过程。顺利的时候,思绪像破了堤的洪水,挡都挡不住,一天就“无中生有”的写出1万多字;碰到难题的时候,一天只能完成,还不理想。最紧张的时候,连中国作协开理事会,都在思来想去后舍弃,抓紧时间修改稿件。

从4月2日至5月13日,父亲对《艳阳天》第一卷手稿进行了两次大的修改;从6月1日到8月10日对校样进行了三次改。在这几次修改中,增删了人物,加减了情节;地名由“焦甲坞”改为“东山坞”;大脚焦二菊和韩百仲原本是住在村子两端的两家人,为了使人物丰满,故事有趣,把他俩变成了夫妻;哑巴这个人物,更是初稿中连影子都不曾有的。

按照出版社的计划,《艳阳天》第一卷将于1964年8月13日发排。然而,就在发排的前夕,让人始料不及的事情发生了:父亲所在的《红旗》杂志社给出版社打来电话,要求审稿。这样一来,原定的出版计划就要被全部打乱。幸好这只是虚惊一场,不知何故,《红旗》杂志社没有审稿,让出版社先行发排了。后,父亲对校样又进行了两次修稿工作,9月14日完成最后的修饰,9月16日付型。

作家出版社计划在1964年国庆节前印出1万册上市,10月份内印出25万册平装,2千册精装。为了省工快速,将第一卷分成了上下两册印刷装订。不仅如此,为了能按时完成计划,在上机器前的3日内,出版社校对、出版两室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到工厂加班。《艳阳天》第一卷于1964年9月17日印刷厂上机器,9月29日下午出书,将以完整的面貌现在读者面前。这样的排印速度,在当时来讲是相当快的。

                                           未完待续

  《曾经的艳阳天  我的父亲浩然》已团结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