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阳天》电影文学剧本节选
(2013-01-03 10:40:00)
标签:
浩然汤汝雁艳阳天电影文学剧本节选 |
分类: 著作 |
艳阳天
(根据浩然同名长篇小说第一卷改编)
浩然
一
狂风暴雨摇撼着东山坞。
一道闪电。
一阵雷鸣。
沙石般的冰雹,遮天盖地地泼撒下来。
谷子、大豆被砸倒了。
高粱、玉米被砸秃了。
(旁白):“一九五六年,正是东山坞进入高级农业社以后的第一个秋天,遭受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灾害……”
雨过了,天晴了,太阳从云彩里闪露出来……
供销社门口,摆满了新步犁、双铧犁、推车、土筐……
粮库的米仓打开了,人背、驴驮、车拉,粮种源源地运出来……
人民银行门口人来人往,那些领到生产贷款的人,脸上洋溢着喜悦……
大湾乡政府办公室正开村干部会议……
(旁白):“党和政府立刻发放了种子和贷款;四面八方伸出援助之手。大湾乡党委号召各村党支部立刻组织农民生产自救,向灾害作斗争。党支部书记兼社主任马之悦开会回来,社员们把希望全都搁在他的身上啦。”
群众拥在马之悦家的大门口。
两扇黑漆大门上刻着“神荼郁垒”四个大字儿。马之悦站在大石头上,晃着大手,带着自信的神气,庄严地说:“乡亲们,雹子把我们的庄稼砸倒了,把我们的饭碗砸碎了,它可没有把我马之悦砸死!”他拍着胸脯子:“怕什么呀,放心吧!只要你们还跟过去一样,不跟我散心,听我的话,我马之悦打保票,保证不让各位挨着饿、受着冻!这个难关,我要领着大伙闯过去。”
群众热烈地鼓掌。
马之悦接过会计马立本送来的钱,带领几个社员走了。
田地荒废着……
大树在狂风中摇曳……
(旁白):“社员们都眼巴巴地等着他,等啊等啊,等来一个坏消息——马之悦放弃生产自救,用生产贷款跑买卖赔了本。他躲在县城里,派队长马连福回来拉麦种,这一来,社员们可慌了。有人跑去找副主任韩百仲……”
群众拥进狮子院韩百仲家屋里。四十多岁的韩百仲躺在炕上。
(旁白):“这个耿直又性急的人,让马之悦给气病了……”
三十多岁的马连福,穿的整整齐齐,握着鞭子,赶着大车出了村口。
车上拉着粮食。
车旁跟着一伙子男人、妇女和孩子。
社员们追上马连福:“队长,你们把麦种都拉走了,要是再赔了可怎么办呀?”
马连福:“走到这一节儿了,赔挣也得再干一家伙了!马主任说,这一回一定要捞回来!”说着,使劲儿甩了一下鞭子。
孙桂英抱着孩子跟着马连福:“当家的,快去快回来;这条道儿要是不行,咱好想别的道儿!”
马连福:“等着吧,过不上半个月,票子就给你捎回来了!”一摇鞭子,大车上了石桥。
突然,坎子上的树丛里传来吼声:“站住,站住!”
大伙儿一愣,朝那边望去……
树林一摇一动,蹿出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小伙子。他中等个子,上身是褪色的黄军装,下身是蓝布裤子,背着挎包,结实,强悍,圆盘脸,浓眉毛,两只眼睛精明而又深沉,他几步奔到车跟前,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
马连福:“萧长春,你刚受训回来呀?赶车、扛口袋正缺人,你跟着去吧!”
萧长春:“你要干什么去?”
马连福:“给大伙儿挣钱去呀!”
萧长春:“你不能走!”
马连福眼一立:“怎么?”
萧长春:“你们拿生产贷款搞买卖,又要折腾麦种?这不行,你们搞的是资本主义!”
马连福不屑地把嘴一撇:“算了吧,就你这小小的民兵排长呀,说话占地方吗?这是支书,主任决定的,我得执行!”
萧长春:“不管谁决定的,不正确我就要反对!马连福哇,咱们这会儿是一九五六年,不是旧社会;咱们是农业社,不是单干户;咱们能够生产自救,咱们应当走社会主义道儿!”
马连福将萧长春推到一边:“快一边躲躲去吧,你说上五车废话,能顶吃还是顶喝呀!闪开闪开,我们还要赶道哪!”说着,就要赶车。
萧长春一个箭步跳到车前边,扯住辕马的缰绳,又一伸手夺过鞭子,“噼啪”一甩,大车调转回头,奔向村里驶去。
所有的人都愣住了。
马连福醒悟过来,跟在大车后面追赶……
这时,沿着村外的车路,跑来一个学生打扮的姑娘。她二十一、二岁,齐耳根的短发,秀秀气气,咯吱窝还挟着一本书。她跑进人群:“这么回事儿?”
有人回答:“马主任又派马连福来拉麦种……”
姑娘一愣:“还要搞投机买卖?这不是把咱东山坞毁了吗?”
有人说:“淑红,毁了你怕啥!大中学生,到城里找个好工作就行啦。”
焦淑红没等他说完,向大车跑去……
马连福追上萧长春,伸手就夺鞭子,鞭子没有夺去,他急了眼,一把揪住萧长春的衣襟……
村里赶来一群人,跑在前边的是一个六十多岁瘦骨嶙嶙的老头,正当马连福揪住萧长春的时候,他扑过来,一把将马连福的领子揪住。
马连福回头一看,是他爸爸马老四。
马老四:“你要干什么?”
马连福:“爸爸,萧长春不让我们走!”
马老四:“我也不让你走!”
马连福:“爸爸,我们到外边挣钱,咱们好过日子呀!”
马老四:“呸!这叫当队长的说的话?亏你有脸说!”
萧长春:“连福,告诉你吧,这辆车你是赶不走啦!咱们的农业社要搞,生产要搞,社会主义要搞!日本鬼子那么凶,咱们把它赶跑了,地主马小辫那么霸道,咱们把他打倒了,旧社会留给我们的乱摊子,咱们把它建设得这么好了,眼下这么点困难,能把我们吓住吗?”
马老四:“对,长春说的对!”
马老四身后的人:“社会主义得搞下去!”
焦淑红挤进来,看看众人:“什么困难咱们也不怕!”
马连福瞪着眼,向萧长春逼近一步,伸出手:“拿来!”
萧长春:“拿什么?”
马连福:“吃的、花的呗!你不让我们走,我们不能陪着你挨饿呀!”
萧长春也伸出自己的两只手,举到马连福跟前,举到众人面前:“对,吃的,花的,穿的,用的,还有社会主义的好日子,就要靠我们的双手创造出来!我们还要用这双手,把老天爷夺走的东西全夺回来!我们有党,有农业社,有八百多双手,什么困难也挡不住我们!同志们哪!咱们要做硬骨头,咬紧牙关狠狠地干一场,把这道难关闯过去,好日子就到门口了!”
马连福愣住了。
几个青年人,悄悄爬上车,拉下麦种。
人人露出笑容。
萧长春和焦淑红等年轻人用柳罐排除地里的积水。
萧长春跟韩百仲并肩拉犁耕地。
萧长春和年老的社员们播种小麦。
麦苗茁壮地生长起来,一望无际的麦海。
麦浪起伏的田间小路上,马之悦无精打采地走回村来。
金色的麦海在微风中翻起了波浪。
(旁白):“萧长春领着社员们闯过一道又一道的难关,把一个要塌下来的天撑住了,秋后整风,马之悦受了留党察看处分。萧长春当选了支部书记兼社主任——一个年轻的基层干部,就这样冒出来了……”
金色的麦海里映出片名,字幕:《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