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秋川:《一双白薯脚》
(2012-08-27 14:13:57)
标签:
浩然艳阳天一双白薯脚文化 |
分类: 资料 |
一双白薯脚
在与新朋故友的交往中,每每有人向我谈到《艳阳天》,几乎都要先把那句“萧长春死了媳妇,三年还没有续上。”背诵一遍,极少数的人会先说到“筷子挟骨头——三条光棍”,然后再谈论他们对书中人物或故事情节的印象和感受。唯有史老师是个例外。
我称为史老师的人,是个在大学里从事美术教学研究的教授、博导,我们相识已有多年,但他一直不知道我的父亲是谁。几年前,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当他偶然得知我的父亲就是《艳阳天》的作者时,我感到他有些兴奋,以为他又要以背诵那开篇的第一句话开始,进而对这部书进行一番赞许。没想到,他却向我提了一个问题:“你知道一双白薯脚吗?”突兀的提问,使我不禁一愣,霎时又反应过来,这个问题肯定与《艳阳天》有关。那时,我刚把电子版的《艳阳天》按照原著逐字逐句地核对完不久,对书中的许多内容仍记忆犹新,很快就想起这是描写马凤兰的一句话,但是何人在什么情况下讲的却没有什么印象了。
史老师向我讲述了他第一次看到这句话并留下深刻印象的经过:那是在30多年前,他那时还是个刚上中学正在热衷于学习绘画和书法的学生。一天,他的父亲,一个从事太空物理学研究的老科学家突然把他叫到身边,指着手中一本厚厚的书对他说:“你快来看看这句话,写的太生动、太有水平了,这个作者太有生活了。”他父亲让他看的,就是《艳阳天》中所写的那句“一双白薯脚”。史老师告诉我,当他第一眼看到这句描写时,首先在脑海里映现出那些长得毫无规则的白薯,紧接着就出现了一个双脚长得如同白薯一样的丑陋女人的形象。就是因为这句话所引起的种种联想,他开始了《艳阳天》的阅读,几十年来,这句话深深地留在了他的记忆里。
史老师的讲述,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回到家便开始查阅,在《艳阳天》第一卷描述马立本的一段心理活动中找到了出处。在以后与史老师的交往中,“一双白薯脚”成了我俩“永恒的话题”,他认为这句话是这部书的经典之处,并不止一次跟我说,他很大的一个遗憾,就是没有在我父亲生前,当面交换一下对《艳阳天》的看法,谈谈他对那句话的感受。由于此,这句话也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遗憾的是,不知道父亲当年写下这句话时,是“神来之笔”还是“深思熟虑”,也不知父亲对这句描述有着怎样的看法;我只记得在父亲后期创作的小说中,仍然用到了这句话。以我的能力和水平,无法判断这句话能否算得上经典之句,也没有看过哪一篇《艳阳天》的评介文章中提及过,但一个搞太空研究的科学家和一个搞美术的学者能独具慧眼地发现它,并如此认为,就一定有他们充足的道理。如果确属经典,但愿今后能引起《艳阳天》研究者和读者的注意与重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