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语言是力量,也是一把刺向孩子的利剑
(2024-11-30 23:07:29)整部片中,最可怕的,除了打和骂之外,还有来自所有人的忽视和冷漠。打和骂,起码还在关注他,而忽视和冷漠,嫌弃他,对他放弃希望,则是“杀”死他的最后一根利刃!
像小杰和他弟弟一样,大多数人都是活在父母期望的人生下成长,“我希望你能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我希望你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你不要让我失望”“我都是为你好……”
却被父母忽略了我们“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这可能是很多东亚家庭成长的常态,“我以为活成父母成为的样子,他们会高兴。”长大后才明白,那一声声的为我好,只不过是他们强压在我们身上的期望。
很多人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代入感特别的强烈,也引发了很多人的深思:
有人说:“如果能回到年少的那个时候,真想给自己一个拥抱。并好好鼓励自己,告诉自己,不论我以后有没有长成小时候期待的大人,我都值得被爱”。
也有人说:“为人父母,请接受一件事吧,你的小孩可能很平庸,可能没那么优秀。但,我们每一个人都值得被关注被爱被看见被尊重”。
还有人说:“让人重获生存下去的勇气,真的只需要一点温柔、理解与关爱。”
“不要忘记,有人关心着你,不要封存自己,阴霾总会过去。”
电影是以这句话结尾的,虽然只是短短一句话,但这对被打压而无数次失败的孩子来说,何尝不是一种鼓励呢?
是呀,阴霾终究会被阳光驱散。所以请一定要活下去,人只要活着,就会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