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说多关注孩子情绪,家长到底怎么做是对的

首先,如果担心孩子会出现心理问题,有哪些方面可以多关注呢?
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的鉴别和诊断是比较复杂的,普通父母作为非专业人员,很难对这些问题了解得很透彻,而父母需要起到的是“警报器” -- 预警功能。
也就是说,我们父母要有识别能力,能够发现“孩子不对劲了”。至于具体是“什么不对劲”,则需要寻找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父母可以通过观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情绪变化,来识别潜在的心理问题[1]。
睡眠
正常来说,孩子的入睡时间需要在半个小时以内。如果发现,孩子最近经常睡不着,或是要1、2个小时以上才能进入梦乡,则需要警惕孩子可能存在生理和心理的问题。
其次还要了解孩子有没有一个晚上醒好几次、醒了以后很久再难入睡,特别是凌晨早醒,这些都可能提示孩子有焦虑或抑郁的症状。
饮食
日常要观察孩子饮食习惯是否有改变:是不是胃口不好,以前喜欢吃的东西,现在也不太喜欢吃了,一天总的食量有没有很大的变化,有没有暴饮暴食,这些可能是情绪波动的体现。
情绪
留意孩子是否表现出与年龄不符,或和以往不同的情绪波动,如过度的焦虑、抑郁或易怒。情绪的极端变化可能是心理问题的信号。
行为
注意孩子的行为是否有异常,如社交退缩、攻击性行为、注意力不集中或学业成绩突然下降,甚至出现自残自杀行为。这些行为变化可能是孩子内心困扰的外在表现。
此外,平日里家长可以做些什么,保持孩子的身心健康呢?
我们无法改变外在的环境,但可以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和支持的成长环境。
重视亲子关系
父母常见的误区是他们只是关注和矫正孩子的行为问题,比如厌学、网络成瘾等,但极少关注亲子关系本身。
亲子关系不好,父母所要施加在孩子身上的任何影响都会失效,而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是父母能够帮助和引导孩子的基石。
父母心中要牢记一个信念:“亲子关系是重中之重”。
比如,父母充分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情感,并与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
这种尊重和理解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孩子提供一个舒适和谐的家庭氛围,帮助孩子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
帮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在情绪管理方面,父母可以教导孩子“三不”原则:不责备、不逃避、不遗忘[2]。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需要学着避免因情绪问题而自责或责怪他人,同时勇敢面对情绪、不逃避问题,也积极的感受任何情绪体验。
此外,也可以教会孩子情绪管理的“三步”方法:包括感知情绪、表达情绪和调节情绪。
举例
Step 1:孩子需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今天的心情是什么样的?(高兴/悲伤/生气/愤怒......等等)
Step 2:学会以健康的方式表达情绪:“爸爸妈妈,我今天因为xxx事情,觉得自己很烦躁,不是很开心。”
Step 3:采取适当的行动来调节情绪:“我们一起去公园走走?散散心。”
关注孩子的感受和需求,提供情感支持
父母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满足孩子,不能仅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日常交流除了问孩子学习,基本没有其他深度的交流。
孩子情感上的陪伴和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耐心观察和感受孩子的情绪变化,定期和孩子聊聊天,问问他有什么烦恼,在学校有没有什么困难?希望爸爸妈妈怎么帮助他?
让孩子感觉到,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和困难,父母都会和他一起去面对。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父母对孩子的情绪回应,这包括对孩子日常生活中情绪表达的回应态度与行为,以及在孩子表达“自己的心理出问题”的时候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相信并理解他的”。(通常这种情况,建议父母放下“病耻感”,积极让孩子接受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师的引导)
写在最后
总得来说,父母在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的的倾听、理解和支持至关重要。
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对他们的情绪做出及时的回应,严重时,愿意全家一起正视问题,帮助他们利用相应的资源(与学校心理老师沟通、寻求线下,线上专业精神心理科医生和心理师的帮助等等),支持、改善。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有爸的孩子像块钢,爸妈不仅是在孩子身边,而是要住进孩子的心里!
愿我们每一位父母都能真正住进孩子的心里!成为他们最信赖的人,陪伴他们健康成长。
怡禾
如果你有任何心理或育儿方面的问题,或对线下就医有所担忧,都可以尝试点击下方在怡禾小程序上咨询专业的心理师或医生。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XK2h2DwS02UFSSeTbqTSfTStgPXFEdgGyVabWseDoLM9UobkpazwRfVSxfDQOk1GFKmrD4z3BrLxwhMibjDLGDA/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