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方法示例详解
(2023-04-28 03:05:06)一、调查研究的定义(一)
我们在设计研究内容的时候都说要开展某一方面的调查。应该首先来了解调查研究法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研究方法。然后这种研究方法真正在我们开展课题研究的时候,到底应该怎么去用?
实际上就是说我们做调查研究,要了解到你的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或者是某些方面的各种材料,各种情况。说的是调查研究法,实际上这里边儿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应该是问卷也有写成问卷调查法,这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要写成调查问卷法。然后一般来说更常见的是问卷加上访谈来做这个调查研究,这样的情况会更多。因为问卷往往类似于单选题四个选项里边儿选一个或者是多选的,或者是排序的等等。但是我们这个调查研究到底应该怎么去做啊?这个就是我们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
二、常见题目(二)
比如说这是一些以调查研究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常见题目。尤其是第一个题目,题目的末尾是调查研究,那样的话他的调查研究。就是这个课堂学习行为的现状,课堂学习行为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课堂学习行为这个对策。
中间的四个题目呢,看到了现状,就知道他一定是要开展调查研究的。看到了调查研究这样的题目,我们要想的问题就是他要调查的是什么?然后他的调查对象是什么?然后大概的研究报告中要怎么去写研究成果有什么?这就是以调查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的这样的题目。
三、调查研究三个主要的内容(三)
如果做调查研究,我们就要考虑,调查研究应该研在写研究内容的时候应该有什么?比如说刚才的那个小学生法制教育的调查研究。我们能想到的就是现状,问题和对策。这就是前面说了在在每一个小标题的末尾,出现的那个名词现状,问题和对策。
然后我们就来说这个第一个研究内容是小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或者说小学生法制教育实施的现状,第二个是小学生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三个小学生法制教育的对策。然后现状这一块儿主要是我们用的问卷。用的访谈提纲。如果有观察的话,观察的量表等等用这些东西描述的是那个小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问卷可以问老师,可以问校领导,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尽量不要用问卷。有的专家可能会认为你的那个低年级,刚开始识字,特别是像我们学校的特殊孩子,你用问卷去问他很多词汇,他根本就不了解是什么含义。这个问题就失去了科学性,所以说我们研究小学生或者是特殊孩子一定要注意,尽量不要用问卷,可以去访谈,访谈的话就给了更多的沟通的一个机会,让学生能够明白你到底问他的问的是什么,一般来说你应该让这个学生回答的是他的行为和态度,行为和态度就是比如说这个行为就是问他学校有开展法制教育,跟法治、法律有关系的这种活动有没有?如果如果说法制教育他更难理解的话,如果是安全教育方面的这个东西,那就更好问了,比如说老师有没有带着你们做地震的演练呐?防火啊,等等。这种有还是没有、多长时间一次等等,这是行为。
我们要知道调查研究要把握这三个词儿现状,问题和对策,在写申请书的时候,我们就说我们是怎么样研究?,怎么样开展调查研究的?比如说本研究将综合运用问卷法,问卷法和访谈法,然后从1234
就是现状,主要是通过问卷,访谈和观察量表,来得到的现状。这个现状将来是要写在研究报告中的,而不是在研究报告的后边另外选一份问卷分析。研究内容包括了现状,问题和对策,在报告中就要把现状是什么呈现出来,问题是什么分析出来。对策是什么把它提出来。
注意:现状、问题、对策要一一对应(四)
现状,问题和对策实际上是有一个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个意思是什么呢?我们先说现状,比如说高中通用技术课,这个课可能很多学校不是很重视。国家的规定的课时是每周两课时,然后你调查了20多所学校。每周上两课时的只有三个学校,每周上一课时的有15个学校,平时不上,最后集中上课的有一个学校,这是你调查的结果,是现状。
从这个现状的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多数学校不能够按照规加国家规定的课时。安排好通用技术课,这是问题,就是我们在写现状的时候,不要写完了这个数据,马上就说问题。说了问题马上就说对策,这是不对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要把它拆开,然后在写对策的时候,因为问题是很多学校不能按照国家规定的课时安排这个,所以我们的对策就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这方面的监督,或者说是定期检查,或者说设置这个举报电话,举报邮箱等等。
让这种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发现,这样的话,我们就知道现状,问题和对策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举个例子,有的人现状干脆在研究报告中不写,问题他列了5点对策写了3点单,从这个小标题上就能知道。他有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现状如果你分成了五个纬度,这样的话对应的问题就是五个维度,提出的对策也是这五个维度,他们之间要一一对应,从大标题到小标题。
常见问题:问卷怎么设计?(五)
这里还有一个平常困扰我们的问题,就是这个问卷啊到底应该怎么设计?比如有一些老师在做课题的时候,比如说关于课程实施的课题,他的问卷就十道题,一个表格,十道题,在研究报告中这一个表格把这十道题的答案都写进去了,这就是他的问卷。像到什么就问什么。认为他想到的东西就是最重要的。
所以这个问卷到底怎么设计?实际上是很多人的一个困惑。问卷这一块儿,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查阅文献。比如中国知网中的硕士论文,尤其是题目的末尾出现了调查研究四个字的。比如说你要做这个小学生法制教育的这个题目,你要开展法制教育的调查。比如说有的人从五个维度,课程、教材、教学、管理、评价这五个维度去做这个的调查,比如说法制教育的课程是怎么样的?法制教育的教材是什么情况?法制教育的教学开展的怎么样?法制教育的教学教育管理是个什么状况?然后法制教育开展的怎么样的评价。这五个方面的学校都是怎么做的?这样的话呢,你的现状是课程,教材,教学管理,评价五个方面,然后你就要分别的,围绕着这五个方面去问问题。至少的话,每一个里边儿你问个三个问题或者四个问题也是可以的。然后分别的等到写问题的时候,第一个要回答的就是法制教育的课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出现的问题一定是你问卷中得到的东西,就像刚才所提到的。有的不上这门课,这个课程的安排是有问题的。然后如果说是教学,教学方法或者是教学模式,法治老师只知道用案例或者读法条,这样的课上的很枯燥,教学方法非常的差,这是你从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然后等到你写对策的时候,再根据这五个方面分别的提对策。(这只是一个举例子啊)
四、调查研究的维度(六)
然后我们来说课程实施的维度。比如说要做一个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调查研究,或者是小学语文课程实施的调查研究。都可以,我们可以换掉那个词,别人研究数学的,我们可以用来研究语文,这是同样的道理,然后这个课程实施应该哪几个维度去考察呢?
1、课程实施的理论
这个答案就是要找理论,。关于课程实施有关的理论,美国的课程专家古德莱德区分了课程的五个层次,第一个是观念层次的课程,这个就是说专家倡导的课程,实际上这个还未必得到了使用,第二个课程是社会层次的课程,是正式的课程列入了课程表,就相当于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第三个是学校层次的课程,比如说选择不同的教材,选择了不同的老师,按照统一的课程标准上这个课,但是教材不一样,老师不一样,是不是这个学校的课也不一样,课程实施也会不同。第四个层面是教学层面啊,那就是这个老师他上课的时候可能会拿到了不同的那个教学资源,有的是按照完全按照教科书做的。有的是找了很多鲜活的案例。第五个是体验层次的课程,就是这个学生们通过学习获得的这种体验和内化的课程等等,就是学生对这个课他的认识是什么?他内化到他的内心的啊这门课。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体验?这就是从这个它的五个层次来说,实际上真正在课程实施中有这么三个层次,就分别按照学校层次的课程出题。按照教学层次的课程出问题。按这个体验层次的课程出问题,这样的话我们的问卷的维度就出来了,主要是看一下它的定义是什么,然后围绕着它的定义。围绕着小学语文课程实施的那个状况,把这个问题问出来。
2、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
富兰也是外国的一个课程专家,他认为课程是有这么abcd四个方面。四个大点,15个小点,也就是说你认为富兰的这个理论是对的,你比较认可的话。你设计的第一个问卷的第一部分,改革本身的特点。如果说改革本身的特点里边儿包括了改革的需要和改革的建议,你就按照他的这个主题去写出来你的问卷。实际我们就是要把这个每一个2级指标再细化成一些问题,就变成了你的问卷,你的问卷就是这样的abcd的四个维度的问题,回答的是课程实施的。
3、华东师范大学
4、东北师范大学教授
这么多的理论到底我们应该选择哪一个啊?刚才总共提了四个理论,跟课程实施有关系的,到底选哪一个呢?我们要选择的话,就是选择你认为合理的那个理论,你支持的理论你选择了就可以。(十二)
思考()
说如果想做一个关于学生的需求或者是教师的需求,这样的一个调查研究应该使用什么理论?这个在我们学教育学,学心理学的时候都会涉及到的这一个理论。
就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求分成了这五个。如果是做学生的需求的这样的一个调查研究,你研究了他的安全需求,研究了他的社交需求,研究了尊重需求,你却没有去研究生理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样的话,专家一看你这你的你研究的这三个维度啊是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但是呢你为什么不去研究生理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你如果在报告中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啊,这个研究可能是会有问题的,然后呢这个理论放到这儿实际上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有的地方的研究报告中要求写你的理论依据,有的人编了很多啊,比如说什么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什么建构主义里?实际上提到的这么多东西,跟他的研究是没关系的。如果是关于人的需求的这个理论展人关于人的学生的需求的调查研究你在写他的理论依据的时候,就可以说我的理论依据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这个理论实际上它是什么?它用于了这个问卷的编制啊,这就是真正的把理论基础或者是理论依据跟你的研究结合起来。
五、常见错误(十三)
我们在做调查研究的时候,经常出现的问题
第一个,有问卷,在整个研究报告中提到了做了问卷,但是在报告中没有问卷结果的呈现。
第二个,有访谈,但是报告中没有访谈的过程的呈现。就一句话,通过访谈我们知道这个方面存在着以下的问题。但是如果不把访谈的过程呈现出来的话,读者怎么会你问了什么?别人回答了什么?你从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第三个,有观察,但是没有观察的结果的呈现。
第四个,问卷的设计不分维度,想问什么就问什么。这是绝大多数老师出现的问题。
第五个,问卷分析出来的问题跟问卷的题目是无关的。就是不管他问的什么问题,回过头来看他问卷中有没有问到这个问题,那这个问题是从哪儿来的呢?没有依据。
第六个,研究报告的附录中没有问卷的原文、访谈提纲,观察量表等。就是你用到了问卷,你在研究报告末尾的那的附录中就应该把问卷呈现出来。如果是访谈,你说你问了十道题,访谈这十道题的提纲也要放到那个末尾。如果研究中用到了观察,观察的量表要放到末尾。
第七个,做了调查研究,现状,问题,对策,他们之间不能做到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说现状没有写,问题有五个,对策有三个或者八个对策,这在逻辑上是明显的错误。
第八个,用问卷来证明新的教学模式有效。实际上问卷不用于你提出来的那个新的模式是有效的,问卷就是为了发现问题。
第九个,研究报告中现状分析,用一个大表格把所有的结果都呈现出来。
第十个,调查研究与后边的研究无关联。比如说调查研究,你发现了问题,你后边儿提出来的。新的模式还是新的策略,还是新的方法,就要解决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那些问题。然后如果啊,如果他俩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那样的话,这个调查做与不做都一样,还不如直接就提出这些新的模式了。
六、调查研究的研究报告建议(十四)
如果以调查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这样的研究报告我们可以这样来写。
1,导研2、研究结果。3、研究结论。4、附录,附录中要有问卷,要有访谈提纲的后边儿参考文献。
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一个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