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年05月28日

(2022-05-28 09:36:43)

教材分析:《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小鸟飞到井边喝水,与青蛙发生争论;青蛙整天坐在井底,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却说天无边无际大;青蛙不相信,小鸟很无奈,只能请青蛙自己跳出来看一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关于天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目光狭小,还自以为是,要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一、认读汉字

A组:认读汉字“坐”“井”“说”““百”“观”“你”“找”“喝”。

B组:跟读汉字“坐”“井”“说”“百”“观”“你”“找”“喝”。

二、认读并理解词语

A组:认读词语“坐在”“一百”“坐井观天”,理解词语的意思。

B组:跟读词语“坐在”“一百”“坐井观天”。

三、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A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B组:跟读重点句子。

四、书写汉字

A组:书写汉字“坐”“井”“说”“百”。

B组:描红汉字“坐”“井”“说”“百”。

知识与技能通过做游戏,角色扮演的方法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看得全面的道理

教学重点:认读并书写汉字,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的语气和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方法:游戏法、讲授法、情景演示

教学准备:教材、课件、图片、视频、词卡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坐井观天

教学目标A组:1、认读汉字“坐”“井”“观”

2、认读词语“坐井观天”,理解词语的意思。

3、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B组:1、跟读汉字“坐”“井”“观”

2、跟读词语“坐井观天”

3、跟读重点句子。

教学重难点:认读并书写汉字,朗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

教学准备:教材、课件、图片、视频、词卡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做游戏“纸筒看天空”。

 游戏规则:(1)左手把纸筒放在左眼处(2)右手捂住右眼。(3)头不能移动,直视前方。

 师:通过纸筒,你看到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拿下纸筒,再看看你刚才看过的地方。你看出了什么?

  师:同学们,通过纸筒我们发现,视角不同,看到的范围也就不同了。

  今天,有一只小青蛙,坐在了一口井中,仰望天空,它眼中的蓝天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坐井观天》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一)、播放课文录音,请同学们小声跟读课文。

1、圈出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

2、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好自然段序号。

(二)、认识生字词:“坐”“井”“观”

1、学习汉字“观”

1)谁能说一说,坐井观天中的“观”是什么意思?

2)引导学生组词:观看、观察、参观

2、学习汉字“坐”

1)指导学生根据字形识字,“坐”是上下结构的字,两个“人”在“土”上,就是坐。

2)引导学生组词:坐下、坐车

3、学习汉字“井”

1)指导学生根据字形识字,“井”是独体字。出示水井的图片。

2)引导学生组词:水井、井口

三、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问题。

1、课文写了哪几种小动物?都是谁?

学生反馈。(板书:青蛙  小鸟)

2、小鸟和青蛙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引导回答:它们在争论天的大小。

3、那小鸟和青蛙在井的什么位置进行争论的?你从文中的那句话知道的呢?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有几句话。

1、青蛙坐在什么地方?谁来给老师摆一摆?

教师板书:井里。并把剪好的一只青蛙的图片贴在黑板上放大了的插图上的井底。

2、 小鸟从哪儿飞来?落在什么地方?

教师板书:天上。并把剪好的小鸟图片贴在插图中的井沿上。

3、 什么地方是井沿?

沿,就是边。井沿,就是井口的边沿。

4、指导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三)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

学生观察2--7自然段句首。

引导学生找出青蛙和小鸟一共有三次对话。

(四)学习它们的第一次对话。(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1、青蛙问小鸟什么了?

指导朗读,要读出问话的语气。

2、小鸟是怎么回答的?小鸟为什么要从天上飞下来,落在井沿上?

引导回答,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渴。

3、小鸟说“我飞了一百多里”说明什么?

说明天很大很大。

4、分角色朗读。

四、教师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青蛙和小鸟,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到了井沿上,他们俩之间有三次对话,并且是在争论天的大小。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一次对话,后面他们究竟还会怎么争论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继续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