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齐桓公易牙竖刁开方管仲杂谈 |
http://s16/mw690/a69f765cgd3dece45e90f&690
齐桓公为何被活活饿死?
曹声明
管仲死后二年,齐桓公重病不能上朝理事。此时,已经掌握朝中大权的易牙,立即露出了狰狞的面孔。他伙同竖刁,派人把守宫门,假托君命,不准大臣入内。暗地里把齐桓公砌在一间封闭的小屋里,只留一个狗洞,每天派人从洞口探看齐桓公是否断气了。齐桓公被活活饿死后,易牙一伙同桓公几个儿子各拉一帮人马,为争夺王位厮打成一团。因为无人主丧安葬,导致齐桓公尸体腐烂生蛆,臭不可闻。威震天下的一代霸主,竟被自认为对己最忠诚的人害得如此凄惨,这真是天大的讽刺!
恶狼不会因为一个人的伟大或者可爱而不去吃他。同样,一个冷酷的人也不会由于你给了他多少好处而去改变恶毒的本性。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无论环境如何险恶,他的慈爱也会自然流露出来。也是在春秋时期,中山国君孟孙狩猎时,逮住了一只小鹿,他把这只活波可爱的小鹿交给侍从秦西巴带回宫中,秦西巴回去的路上,一只母鹿一直跟着哀鸣,他被鹿的母爱所感动,冒着抗旨杀头的危险,放了小鹿。没想到,国君孟孙不但没发怒惩治他,反而认为他是一个仁慈有爱心的善人,立刻提拔他做了自己儿子的老师。孟孙这种见微知著的洞察力,不能不让人佩服。反观易牙那种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的恐怖忠诚,早已超出了人性的范围。虎毒尚不食子,何况于人!
易牙那种禽兽不如的恶行,常人都可看出其凶残的本性,可为什么偏能得到齐桓公的赏识呢?晚年的齐桓公可谓是功成名就,对外,他是号令天下诸侯的霸主;对内,他是臣民争相邀宠效忠的国君,大有天下舍我其谁的霸气。他常年处于五彩缤纷的光环之下,自然容易被照花了眼,耀昏了头。在无限膨胀的荣耀感中,他只能从花样百出的效忠行为中,去寻找出别出心裁的另类来。易牙凭借杀子效忠拔得头筹,竖刁挥刀自宫紧随其后,开方父死不奔丧,也赢得一席。可以说,此时头昏眼花的齐桓公的目光不会超过自己的影子。假如他把眼光稍微放远一点点,那么,他就会很清楚地看到易牙杀子的无人性,竖刁挥刀自宫的无情,开方心中无父的无义。这三个无人性,无情无义的奸佞小人就不会在堂上兴风作浪,他也不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假如他那塞满阿谀奉承,歌功颂德的脑袋里,留下一点点空隙去盛放管仲的异样声音,他也不会造成这个千古遗恨。假如他还能保持当年勤勉治国时的一点点进取精神,他一定会想到:这三个别样的忠诚,除了讨好国君之外,于国于民又有何益?说到底,把齐桓公活活饿死的人,正是齐桓公自己。可惜,历史从来没有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