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教学设计(杨章清)(工作室2012年月4月11日活动)

(2012-06-23 15:46:44)
标签:

教学案例

分类: 工作室动态

课题: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课型:概念新授课

学校:南头中学 班级:南头中学高一年级

教师:杨章清 (宝安第一外国语学校) 时间:2012/4/11

1教学内容)

本课时主要研究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是描述周期性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本课时的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承前是因为可以用函数的定义来抽象和规范三角函数的定义,同时也可以类比研究函数的模式和方法来研究三角函数;启后是指定义了三角函数之后,就可以进一步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及图象特征,并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问题中的作用,从而更深入地领会数学在其它领域中的重要应用.

2.设计理念

本堂课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整堂课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梳理已有的知识结构,展开合理的联想,提出整堂课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圆周运动等具周期性规律运动可以建立函数模型来刻画吗?从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和钻研教材,引发认知冲突,再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改造或重构已有的认知结构,并运用类比方法,形成“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这一新的概念,最后通过例题与练习,将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内化为学生新的认识结构,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形成并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并学会运用这一定义,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数学建模思想、类比思想和化归思想在数学新概念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数学教材,学会发现和欣赏数学的理性之美.

4.重点难点

重点: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难点:任意角三角函数这一概念的理解(函数模型的建立)、类比与化归思想的渗透.

5.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函数的概念、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任意角和弧度制的相关概念、以直角三角形为载体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先将学生的以直角三角形为载体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改造为以象限角为载体的锐角三角函数,并形成以角的终边与单位园的交点的坐标来表示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再拓展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从而使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6. 教法分析

“问题解决”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和驱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活动,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的质疑和讨论,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最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种教学模式能较好地体现课堂上老师的主导作用,也能充分发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

7. 学法分析

本课时先通过“阅读”学习法,引导学生改造已有的认知结构,再通过类比学习法引导学生形成“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最后引导学生运用类比学习法,来研究三角函数一些基本性质和符号问题,从而使学生形成新的认识结构,达成教学目标.

8.教学设计(过程)

一、引入

问题1我们已经学过了任意角和弧度制,你对“角”这一概念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问题2研究“任意角”这一概念时,我们引进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对平面直角坐标系,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问题3当角http://s11/middle/a67fa5134c31ef1f6090a&690的终边在绕顶点O转动时,终边上的一个点P(x,y)必定随着终边绕顶点O作圆周运动,在这圆周运动中,有哪些数量?圆周运动的这些量之间的关系能用一个函数模型来刻画吗?

二、原有认知结构的改造和重构

问题4当角http://s1/middle/a67fa5134c31ef20cd690&690这几个量之间有何关系?

学生回答,分析结论,指出这种关系就是我们在初中学习过的锐角三角函数

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

问题5锐角三角函数是我们高中意义上的函数吗?如何利用函数的定义来理解它?

学生讨论并回答

三、新概念的形成

问题6如果我们将角度推广到任意角,我们能得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吗?

学生回答,并阅读教材,得到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并思考:

问题7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符合我们高中所学的函数定义吗?

展示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并指出它是如何刻划圆周运动的

并类比函数的研究方法,得出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四、概念的运用

1.基础练习

口算http://s8/middle/a67fa513079e97e9d1267&690的值.

分别求http://s16/middle/a67fa5134c31ef222a12f&690的值

小结:ⅰ)画终边,求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坐标,算比值

ⅱ)诱导公式(一)

http://s16/middle/a67fa5134c31ef242196f&690的值。

http://s1/middle/a67fa5134c31ef2515ed0&690的符号

http://s10/middle/a67fa5134c31ef25cb059&690为第 象限的角.

例1.已知角http://s13/middle/a67fa5134c31ef27f718c&690之值

若P点的坐标变为http://s15/middle/a67fa5134c31ef28e23fe&690的值

小结:任意角三角函数的等价定义(终边定义法)

例2.一物体A从点http://s15/middle/a67fa5134c31ef2bb4dce&690来表示物体A所在位置的坐标?

小结:可以采用三角函数模型来刻画圆周运动

五、拓展探究

问题8当角http://s7/middle/a67fa5134c31ef30389d6&690之间还可以建立其它函数模型吗?

思考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后,我们可以把圆周运动用数来刻画,这是将“形”转化成为“数”;角http://s1/middle/a67fa5134c31ef3178b20&690余弦值、正切值呢?

六、课堂小结

问题9请你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

七、课后作业

教材P21 第6、7、8题

9.板书设计

http://s2/middle/a67fa5134c31ef32af291&690

10课堂实录

课堂录像(DVD格式)上的实况文本记录(课堂录像光盘刻录完以后再记录)

11教后反思

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感悟、教学媒体、教学策略的总结、感悟和反思等等(上完课后再总结)

12课例点评

工作室指导专家,名师,学员评课记录分类汇集(评课结束后作专题汇总)

说明:以上各项均要求有电子文本和纸质文本。

备注

课型分两类

1按照数学知识内容分 (1)概念类 (2) 定理公式法则类 (3)习题课类 (4) 复习课类 (5)方法类课型 (6) 试卷评讲类 (7)校本课程类

2 按照授课方式分 (1)讲授式 (2)讨论式 (3)探究式 (4)发现式 (5)情景---问题式 (6)其它形式课堂

附录 参考案例

1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金涛 罗增儒,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0,1-2

2.“二面角说课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