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4/large/a67d6726jw1eyqx2xs8uij20j50atgmv.jpg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很多不理解的人不免产生一种疑问“难道16只鸟比一个人还重要吗?”。为了16只鸟而处罚一个人,甚至毁了他的一生,值得吗?
首先,我们举一个例子,如果看过科幻大作《三体》,会知道有个人叫“程心”,被称作执剑人,摁下一个按钮,就可以让人类文明与三体文明同归于尽,这是唯一让三体文明忌惮而不敢征服人类的手段。那么,摁下这个按钮,简单吗?伸出手指,压下?压下意味着人类的毁灭,即便人类被征服,她也没有压下这个按钮。因为“压下按钮”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行为,更代表了压下之后的涵义。16只鸟和一个人的比较也一样,我们必须明确:这并不是单纯的个体价值比较,而是他们所代表的涵义。
接下来,让我们分析一下“16只鸟”和“一个人”背后的涵义。如果说“一个人”代表了这个大学生未来在社会上的形象、可能受到的影响等大家没有异议,那么“16只鸟”到底有多么重要的涵义,能够与之相比较呢?
一、保护个体以保护其种群
16只燕隼很可能都已经没命了,为了它们去如此惩罚一个充满前途的大学生,是不是太过了?错!我们暂且不说他的行为给这16只燕隼造成了多大的伤害,这个判决并不是为16只燕隼报仇雪恨,而是通过这种惩罚,让其他人明白不能再去危害其他的燕隼,以达到保护这个种群的目的。个体的数量是有限的,忽视个体保护,可能失去的将是整个物种。
二、保护种群以保护生态
燕隼是个什么鬼?跟我有鸟关系?就算燕隼灭绝又如何?至于为此毁了一个小伙子吗?是不是过了?错!我们暂且不说这个独立的物种所具有的基因库在未来可能会帮助人类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个判决不仅仅是震慑盗猎分子不可盗猎燕隼,对于猎隼、游隼、黑颈鹤同样适用。物种的数量是有限的,忽视种群保护,可能失去的将是整个生态圈。
三、保护生态以保护人类
地球存在了46亿年,生命出现了36亿年,到现在地球已经发生过五次物种大灭绝,但是地球仍然健在,而且更加的缤纷多彩,那么,我们有必要去刻意保护生态圈,去阻止地球正常的“新陈代谢”吗?为了这种没意义的事情去让一个孩子背负十年的牢狱之灾,过了吧?错!我们暂且不说森林、草原消失,水里没鱼,天上无鸟之后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多么的枯燥和令人崩溃,这个判决不仅仅是在保护生态圈中的其他物种,也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如果放任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到来,谁又能保证人类能够抵挡大环境的变化而生存下来,而不成为灭绝物种之一呢?人类也是生态圈中一个物种,忽视生态保护,可能失去的将是人类的未来,至少是人类未来高水平的生活质量(连野生动植物都没有的生活环境,还谈什么质量)。
现在,让我再次回过头来比较“16只鸟”和“一个人”,“人类文明的未来”和“对一个人个体的不良影响”,哪个更重要呢?
再进一步。之前的对比,我们一直将“16只鸟”的涵义与这个大学生的前途对立起来进行比较,那么现在,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十年半,不是为了惩罚他,二是为了教育他,改造他,将他从一个漠视生命、无视法律规范(法律是道德的底线)的错误的人,教育改造成一个尊重生命、知法守法的优质公民,这是在帮助他,对他的成长是有益的!这样一看,既顺应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的大思路,又教育改造了他个人,何乐而不为呢?不一定要对立起来嘛。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个判罚是恰当的,用“16只鸟”和“一个人”的对比来讨论量刑是否合适意义不大,在我们呼吁法治社会的同时,最先要做的就是尊重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而由此引发的思考和讨论,我认为绝对是好事,从投票结果的反转也能看出部分效果。
..我也是两年前读了Ent老师的《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才有了现在的这些想法,在此向老师致敬。
ps.那个……不太会写长微博,大家凑合看吧。说得不到位、考虑不全面的地方,大家尽管拍砖。
前一篇:由强制带薪休假想到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