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课堂提问设计(必修一)
(2013-04-24 17:08:19)
标签:
小课题文言文必修五 |
分类: 2012年小课题研究 |
《鸿门宴》课堂提问设计
高陵三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了解司马迁与《史记》及对项羽的评价,通过诵读质疑、自主探究、合作解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学生翻译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导学生分析刘邦的性格特点,谈谈对自己有什么启发
4、针对明确的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1.2.)
1.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问题设计:
1、“鸿门宴”是在什么情况下谁为谁设的宴会?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2、“鸿门宴”的结果对项羽不利,归根结蒂是谁之过?为什么?
3、你如何认识评价范增这个谋士?
4、项羽对樊哙不斥不恼,反而二呼“壮士”,可看出项羽的什么性格?
5、鸿门宴上,基有无杀刘之意?他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态来宴请刘邦的?
6、项羽“东向坐”说明什么?
7、举所佩之者三,项王为何默然不应?项庄请舞剑,他又为何曰诺?
8、名钓誉”是什么意思?用它来概括项羽的性格合适吗?
9、在宴前宴后对刘邦的态度是如何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