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苹果的百年沧桑(十一)
——谈谈苹果出售时运输工具的变化
我村(紫埠村)在福山县城东南九公里的外夹河的左岸,村东有大片的冲积而肥沃的泊地,其他三面由山丘包围着,村南北的丘陵低矮,村西的丘陵山地较高,而且一直向西南方向,延伸到五公里外的鲍家口子、南岔、北岔等地,都是较开阔而平缓起伏的,丘陵和较高的山地,中间有一条常年流水,名叫“虾河”的小河,蜿蜒崎岖缓缓地向东流去,经我南邻村绍瑞口村,汇流于外夹河中。在这样有山有泊的大好地理环境中,在自足自给的农业经济中,占有很大的优势。泊地种植粮食,足够食用。宽阔的丘陵山地,就主要用来发展各种果树和山林。因此,在我们那儿,自然地理条件相同的几个村庄,自古以来都是较富裕的好村。整个山丘都由林木和品种繁多的各种果树所覆盖。有记载可考的,是从明朝洪武年间以来,就有栽培各种果树的记载,到上世纪初,达到了鼎盛时期。主要果树品种有:栗子、大枣、柿子、核桃、桃子、软枣、杏子、李子、山楂、葡萄,和多达近三十个品种的苹果,是名符其实的果品之乡。当时的农业是自足自给的,做为果园来说,家家户户都栽果树,也只是为了自己吃,不是为了卖(家家都有,卖给谁?),农户之间,互通有无是有的,但是,都是友谊之情的交往,而绝不是商业经济上的交易。
苹果做为商品出售,是一八六二年烟台开埠以后的事情。随着商业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果业朝向商业经济的方向,迅速发展。到二十世纪前后,果品交易就出现了,果农出售苹果,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开始规模很少,后来越做越大,一直发展到今天的繁荣景象。
苹果成熟了,待摘袋上色以后,就可随时随地的出卖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以前,我村果农出售苹果,都是用“人挑车推”,到十五公里以外的烟台出卖,要跋山涉水,路遥难行。要把苹果运卖出去,还想卖出一个好价钱,确实艰难不易,果农的辛酸泪,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我常常听老人们说:从上世纪初,到五十年代以前,全靠人挑苹果到烟台出卖,四十年代前后,出现了“气轱辘”的二把手小推车,是“人推车载”把苹果运送到烟台,直到六十年代农业生产集体化时期,我村生产大队开始用拖拉机、汽车运送苹果了。从此,这才结束了“人挑车推”的繁重体力劳动了。
到底果农是怎样把苹果运到烟台出售的呢?开始的运输工具是:一条扁担两个筐,再加上一个人,是人用肩挑运去的。扁担要上好的,要有弹性,上肩挑起两个苹果筐来,要上下颤抖,这才感到省些力气。筐是用竹子皮细条编成的园形筐,两个筐能盛百八十斤的苹果。筐口上面,有一个用细线绳编织的园形筐网,下面固定在筐口上面,待装满苹果后,扎好网口,苹果就掉不出来了。在筐的周围,用四股细绳,将筐“十字形”的固定好,装好苹果后,将筐绳拢和好,插上扁担,肩膀上一放,挑起来就走。人们戏称“十一号”运输车,一路飞奔,直抵烟台,那个罪是真够人受的,和泰山挑夫相比,真有异曲同工之苦。我至今还十分佩服,我们那些前辈的先人们,为发展烟台苹果这个名牌,所做出的伟大贡献。我终生难忘的一件事,现在还记忆犹新。那是一九五零的秋天,我刚十九岁,就挑着一担八十多斤的苹果,随着我家鲍光级二叔等,一伙二十多人,挑着担子到烟台卖苹果。因为时间要求紧迫,必须在上午送到,否则,下午就不收货了。那天,天气炎热,大家拼着命,挑着苹果,一溜小跑,互相鼓励,喊着叫着,从早晨六点,到九点多钟,用了三个小时就到了烟台,大家较顺利的将苹果卖出去。回程时,我还买了四十斤玉米挑回家中。这是我一生受到的第一次大苦,它对我的一生来说,起了很好的激励作用,终生受益匪浅。
因为那时苹果出售是有时间要求的,必须要准时赶到,这对果农们的压力太大,深怕误时苹果卖不出去,更怕苹果卖不出一个好价钱。果园大户,更忧心忡忡,只好多雇挑工运送苹果了。因此,“挑脚的”人,就应运而生了。那时挑苹果到烟台的人,一般的只能挑个百八十斤的,“挑脚的”多是一些棒汉子,据说,最棒的能挑一百二三十斤,每天一趟,真不容易。雇人“挑脚的”,要付给挑脚费,按挑的苹果斤数计算,挑的苹果越多,挑脚钱也就越多。有的人,年轻时拼命干,到老年时,腰都被压弯弯了,腿脚出了毛病,行动不便,这都是出了过头力所致。穷人为了求生计,没有办法。当时那顾得了后果,更顾不得当时的一切了。
随着交通和运输工具的发展,从上世纪四十年代起,气轱辘独轮的两把手小推车,逐渐普及了农村,苹果出卖时的运输,也逐渐由“人挑”变成了“车推”。“挑脚的”人被“推脚的”人所代替。两把手小推车的出现,不仅解放了生产力,还把运输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最好的小推车,最棒的小伙,有的一车能推三百多斤苹果。大大的节省了劳动力和缩短了售果期,确保苹果能卖得出去。在两把手小推车上,每边各装两筐苹果,前面两筐少些,后面两筐多些,经过调整,达到车盤上肩以后,使车上的前后重量达到平衡,将苹果的重量,全压在车轱辘上,这样稳妥省力好推。请千万不要小看这两把手的小推车,当时它对促进果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现在虽然车已绝迹,但功不可灭。五十年代以后,农业生产集体化,随着交通事业和运输工具的发展,给果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拖拉机、汽车等,各种机动运输车,全面代替了小推车。从此,苹果的销售运输走上了坦途,“人挑车推”运输苹果的历史,一去永不返了,只有留给后人欣赏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