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摇曳枝头
(2023-03-22 05:57:34)
——读作家史铁生《合欢树》有感
张亚凌
目光已离开书页,心儿还萦绕着那棵名为“合欢”的树,在枝枝丫丫间,在努力绽放的合欢花里,感受着母爱的纯粹与深沉,触摸着子女的懊悔与悲痛。合上书看不见的只是文字,眼前却铺展开一幅幅画面。
“我”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欢喜地说起自己的过去。不到10岁就写出很漂亮的作文,与“我”此刻高度契合,是母亲欣慰于自己对文字的喜欢在儿子身上得以传承,还是母亲为儿子骄傲时唤醒了曾经的记忆?原本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可“我”却言语不屑,继而“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
此情此景让我心疼,或许让很多很多自以为是的子女在懊悔中疼得揪心。
“我”双腿残疾,医院已明确表示了医治无望,母亲却不放弃。“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用各种方法想唤醒“我”的双腿。哪里只是“我”的母亲?天下所有的母亲,因为心里蓄满爱才会无视一切科学。母亲在疼痛中坚强,在悲伤中振作,在绝望中寻找一丝希望,哪怕跌跌撞撞。如果单单依靠测定爱的饱满度就可以成为各方面最优秀的人才,我坚信:各行各业最顶尖的人才席位上,一定坐满了母亲,因为自己子女的需求而成为那个行业的翘楚!
在用偏方治疗时,母亲将“我”的胯上熏成烫伤,“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我相信这种预测,母亲对子女付出时容不得自己有丝毫差池,哪怕为了99.99%的好,不得不做出0.01%的舍弃,都心有不甘都心生愧疚。
后来,“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第一本书出版,开始各种获奖,又有什么用?母亲看不见了。突然想到一位作家说起自己写作的初心,“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最朴素最真挚最动人的愿望,是子女对父母的反哺之情。或许在作家史铁生那里,也有点“为了母亲”的成分吧。
母亲去了,母亲带回家的好兆头合欢树一直在,年年吐绿年年绽放。因了各种情由,再难来到合欢树下近距离触摸母亲曾经的盼头,即使看不见,即使只是静静地想想,“悲伤也成享受”。母亲哪里是离开,她只是换了个地方,住进了“我”的心里。
抬头,母爱就是那枝头绽放的合欢花,灿烂、芬芳了属于我们的每个日子。
《阳光少年》2023年3—4期合刊
715399
联系电话:13892565456(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