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用过的本子和笔
张亚凌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上学的人都知道本子跟笔的金贵。
我是个刻苦用功的孩子,本子自然用得快,看着自己一页页做过的功课心情很澎湃,想到又得向大人要钱买本子又很沮丧。心情像过山车,时而欣喜时而忐忑,都是懂事惹得祸。
在我用过的本子里,印象最深的是“报纸本”。母亲不知从哪里找了一些报纸,裁成本子大小,用针线纳在一起,厚厚的一沓,给我当练习本。
当我把它放在书桌上时,先是同桌一声惊叫,而后就围了好些人。毫不夸张地说,有同学还没见过没摸过报纸呢。我得意地给他们说,这是报纸做的本子,没见过吧。那个本子虽然只能做练习本,却真的是物尽其用:铅笔写第一遍,圆珠笔写第二遍,钢笔写第三遍,最后还练了毛笔字,还是正反面都用。
与那个本子相伴的日子,我骄傲得一蹦一跳,走路都没踩实过。这个特殊的本子之所以在我的记忆里晃来晃去,因为那时候拥有一张报纸都是很稀罕的。它是我们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再没有人拥有过报纸做的本子。
我拥有过最自豪的“报纸本”,也忘不了最丢人的“作业本”。我叫它“作业本”,是因为它是从别人的作业本里“变”出来的本子:
我到亲戚家,亲戚家的孩子把我带到她爸工作的学校,正值周末。她知道我爱学习,突发奇想,问我,咱俩给你造个本子出来,咋样?
造本子?天方夜谭啊,那得造纸厂才做得出来!
她解释说她爸爸桌子上的那么多作业本,每本揭下来一页,再装订起来,不就是个新本子?我当时没考虑这种事对还是不对,只关心人家孩子会不会发现。她说不会,从后面,轻轻启开订书针,揭下一页纸,再摁下订书针就行。
我也觉得主意不错,白给本子谁不要?我们就行动起来,到了一半,才觉得不妥,心里不踏实了,说我不想要了,被人家孩子发现就糟了。那时我想的,也是被发现后的不好,倒不是自觉而深刻地意识到这件事本身是错误的。已经揭下来了的,就订了一个本子,我始终没有带到学校,——做贼般的感觉。
不过,我还真的自己制造过本子呢。
母亲去城里,有个亲戚的亲戚在造纸厂上班,将一些大小不一的边角料纸张带回家,分给有孩子上学的亲戚家。碰巧我那家亲戚的孩子比较讲究,嫌自家用纸做的本子粗糙,我的母亲就千恩万谢地给我带了回来。
当母亲打开包袱,那么多纸片出现在我面前时,眼睛一刹那都亮了,而后是不好意思地挠着头看着母亲笑。母亲拍了一下我的脑袋,说傻女子,现在就开始,想整成咋样的本子随你!
我将纸片按大小形状分了几堆,而后再裁剪整齐,就有了好几个很厚的大小不一的本子。再被裁剪下来的更小的边角料,我也大概收拾整齐,用线纳成了一个越来越小的本子。那个小小本子揣在兜里很方便,我就将每天新学的东西记在上面,抽空掏出来看看,对我巩固知识帮助蛮大的。
除了必须给老师交的,或者老师检查的,更多的巩固知识的方式我选择了“自然书写”。树枝是笔,大地是纸,我就在地上写写算算。操场,我家院子,打麦场,都曾是我的练习簿,都是我不掏钱就可以随便用的超大型本子。
本子如此艰难,笔呢?
我最早使用的笔自然是铅笔。记得开始时不大会削,快削好时就断了,很是心疼,只想剁了自己的笨手。铅笔用到手指都握不住了,也舍不得扔掉,就发明了一种方法:弄来一小段竹杆,前面轻轻分开,将铅笔头塞进去,再绑牢固,就可以继续写了。需要一截一截往出拔着用,直至真的无法再用。用铅笔演算这个习惯,一直到高中毕业。贫穷而智慧的日子,总能做到物尽其用。我的第一支圆珠笔是得到的奖品,骄傲得放了大半年就是舍不得用。我的第一支钢笔是哥哥用过的,已经换过两次钢笔头。
我想说的,是别的“笔”。
那时教室里没有粉笔盒,老师们上课都是自己带两三根粉笔,用不完就又带回去。偶尔会幸运地捡到粉笔头(同学们都在捡,座位靠前的几率自然大,我是傻大个,坐在最后一排)就揣在衣兜里舍不得用。我攒了好几个粉笔头,就蠢蠢欲动了,想做件轰轰烈烈的大事,最后决定,在我家大门一侧的青砖上写下大大的粗粗的“张亚凌的家”。结果“张亚”刚写完,没粉笔了。二哥挖苦道“张呀,再张呀”,让我尴尬又沮丧。
小树枝也曾是我的笔。
为了节约本子,我喜欢在地上写写背背。只是树枝划出的字看不明显,没多少成就感,写再多,也刺激兴奋不了我。孩子的小心思,想让别人看到并肯定自己,甚至羡慕自己的努力。
那时我家唯一的电器就是手电筒,一次母亲让我扔了软得没电的电池。是闲得手痒痒没事找事吧,就砸电池,发现了里面有根黑黑的棒棒。嘿——,在地上一划拉,留下一条墨迹。这不是“黑粉笔”吗?那一刻,我很是兴奋,恨不得蹦起来告诉全世界的人,我拥有了一支完整的黑色粉笔。
只要蹲下去,就是满地的纸,一下子解决了两个大问题。老师让背诵啥,我就在地上抄着,读着,背诵得特别快。到了大复习时,我就在操场上写着背着。想想吧,我站起来,一看,一大片黑黑的笔迹,都是我写的,多有成就。也有很多孩子围观,羡慕我的黑粉笔,也评论我的字。经常在地上写,我的字是越写越好看。就是那碳棒,我整个初中阶段都没用完。
一下子唠叨了这么多,突然觉得有点对不起眼前的电脑了:它替代了我的笔与本子,我又何曾像过去疼惜本子与笔那样珍爱它?
选入“2022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试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