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的记忆
张亚凌
有亲戚家的孩子说,我最恨书包了,没它,作业不就没处放了,多好!瞧他那咬牙切齿的愤怒样,倘使眼前有一万个书包,他也会挨个砸得稀巴烂,哪怕把自己累趴在地,也在所不惜。
书包跟孩子,真的有深仇大恨?
回望,关于书包的记忆都是美好。
40年前,上小学二年级的我,特羡慕上五年级的哥哥:他左肩挎着书包,左手偶尔上去摸一下书包带,很是悠然。那,才是大人的样子。不像我们,书包带经过头斜挎在右肩,书包则吊在左边或偏后处,一跑起来,它就不怀好意地拍打着屁股,就像犯了错挨大人的巴掌,就差嘴里喊“叫你不听话,跑呀,再跑试试”。
仅仅只是背书包方式的差异,让我羡慕了好几年。直到上了四年级,当我将斜背换成一肩挑时,自己都不好意思地笑了:长大,哪里只是形式?
那时别人的书包是一整块布缝成的,我的则是姥姥用很多碎片连缀成花朵样,缝起来的。姥姥说它是“集花”书包,我挺喜欢。我们家是没多的钱买整块布来做书包的,可姥姥总能搭配好碎布片的颜色,拼出好看的图案,以至于同学们都很羡慕我的书包,说是最好看的。
多年后,我明白了很多事,当然也包括姥姥做的集花书包。没钱买整块布,可因了对我的疼爱,姥姥不也用碎花布拼出了像花一样漂亮的书包?集花书包不就像一把烂牌打出了好结果?有时打法,比牌重要得多。
对了,我们家的书包都是金贵的。放学回到家,会细心地挂在墙壁上。哥哥姐姐们的,我的,从大到小,每个书包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在我们家,书包从来没有做过别的用途。而邻居狗子家都不一样了,他家的书包常在假期被婶子用来拾棉花,摘豆子。
多年后的今天,流行一句话,“××是对××的尊重”,我又想起了我们背过的书包们,觉得很欣慰。我的父母从来没用书包做过别的事,特别是母亲,有时还趁周末放假时洗书包,这些,都是对书包的尊重啊。兴许,这也是我们兄妹相继都考上大学的原因吧。
还记得放学时突然下雨了,有的孩子把书包顶在头上避雨,我是把书包紧紧抱在怀里害怕淋湿;还记得母亲买了个新书包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我,我却实在舍不得换下旧书包;还记得在县城上高中时的一个周末,为了节省五毛的车费走了二十多里回家,路上累了宁愿坐在地上也不坐书包上……
——书包,永远是我记忆里最美的花。
刊于《阳光少年》2021年3期
715399 陕西渭南市合阳城关中学 张亚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