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凌
考研结束后,儿子给对网购抵触的我教如何在淘宝下单买东西。
得留意销量(不过有恶意刷单的),看顾客的“宝贝评价”(自己还得判断,因为有时顾客带的不只是情绪),再看整体上的“宝贝描述”(这里综合了一些因素比较客观),同时得坚信“图片仅供参考”(这一点特别重要,可以避免总是失望影响心情),更不能只是在想象中将自己与图中的人替换一下就觉得自己穿上也是那种效果(这一点是老妈你经常犯的错)……
俩人头凑在一起,儿子一步一步,一条一条,带着我边浏览边分析,很有耐心,就像我教儿时的他一样。而后,他满怀期待地说,妈,你现在找个自己最想买的,筛选,下单。
那时说气话的我跟母亲,真的都没有想到城里人穿买的鞋,绝大多数真的不需要纳鞋底。只记得母亲当时还自语道,人不干活还能行?
记忆里我很执拗,硬是阻止了父亲给母亲买锥子,而是陪着他去东风街的商场给母亲买了一件上衣,素雅的花。我的母亲就是干活的命,就不能享受一下生活?我才不信!我挣了钱,让她尽够花。
想归想,现实总比想象让人措手不及。毕业了,工作了,成家了,更多的责任也来了。非但没有时间与精力照顾母亲,反倒是母亲将我肩上的担子悄然分了些自己扛上:给自己买啥都给亲家母买一件,孩子的衣服奶粉都是母亲买,连婆婆家盖房都帮忙。
以前,我曾说母亲总是抠门得舍不得花钱,她笑道,等你不缺钱了妈就给咱大方花。好像是前一阵子,儿子也抱怨我舍不得给自己买衣服,硬是把职业女强人整成纯粹的家庭主妇,好像我当时的回复是,我只是你的军需处。
母亲啊,在您走了12年后的今天,女儿一不小心,就活成了您的模样。
刊于《博爱》2021年3期
715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