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擦多干净”
(2018-10-25 06:11:25)
每每在我准备批评学生时,耳畔就响起一句话,“你能擦多干净”,想起这句话,我就有种脸发烫心发烧的感觉,——批评学生时自己心里是否有底?
事情起源于我曾经声色俱厉很不客气地批评一个学生黑板擦得不干净。
当时的我很生气,挥舞着手臂指着黑板上的斑斑划痕:“连个黑板都擦不干净你能干好啥?”那个学生只是歪着头看着我,等我训斥完了,他才显得满肚子委屈地开口解释,说自己一下课就擦黑板,连厕所都没去。在他转身时嘟哝了句“你能擦多干净”,声音不大却还是被我听到了。
“站住,我叫你看一下,我能擦多干净!”
我话里明显带气,——自己做事不认真竟然还敢顶撞老师?!
我举起板擦使劲擦了起来,结果,几乎看不出区别:那是大人用了好大的劲已经划伤玻璃的书写,初一这些只有十二三的孩子的确是难以擦干净的,连我,也不例外。印证的结果,让我羞愧得难以面对学生。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不切合实际地批评学生:
有可能在我批评学生地扫得不干净时,他其实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那些污物已在雪后冻结住了;也有可能在我批评学生书写不漂亮时,他很可能是极用心极认真去完成,只是他还没有掌握书写的技巧而已;亦有可能在我批评学生到校不及时时,他是在帮助大人干完家务后匆匆赶到的……
即使学生真的做出了明显错误的事情,我也不急于批评,我会告诉他,如果换了老师,我也可能像他那样去做,不过,这也许并不是最好的做法,如果能……是不是更好些?
是的,那件事让我学会了很重要的一点:批评学生前,先叩问自己,我能做到什么程度?
课间短短10分钟,老师稍微一拖堂迟下三四分钟,满满一黑板的板书,学生不处理一点私人的事情全力以赴,大概只能勉强将黑板擦干净而已,根本没时间将黑板下面的轨道清理干净。既然客观上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我又怎能苛求他们?
“尽可能再好些。”面对学生表现出来的种种情形,我开始变得宽容,并且以假设的形式“如果我们这样来做”从正面给予诱导。时间长了,我发现,只要不是超出他们能力之上的过分要求,他们便不会有抵触情绪,改正起错误还是挺快的。
刊于《班主任》2018年10期
715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