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足感想”如何写?
(2018-08-17 06:26:09)“远足感想”如何写?
张亚凌
“学生自杀,家长追责老师,校长霸气回应:可走法律途径!”
事情的大致情况是:安徽潜山县天柱山学校,五一劳动节组织各班学生开展一次大型“远足”活动——从学校出发,历经十个半小时,来回共步行60里路。活动结束后,班主任要求学生写“远足感想”。小婧同学在感想中写了整整150个“累”字,并顺带批评了中午生态园的伙食不好。班主任批评了小婧,认为其思想认识有问题,要求她重写。小婧不愿重写,班主任将其交到政教处处理,当然还有“叫家长”“回家反省”的“规定动作”。最后小婧激愤之下用自杀的方式坚持自己的立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此事在办公室转述之后——有人拍桌子说,硬气的校长,不像别的校长“怕事懦弱,迁就家长”。有人叹息道,肯定又找学校的麻烦。有人立马说,一谈学生自杀就与老师的批评扯关系,难道不是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太矫情了……突然觉得很悲哀,面对一个花季生命的凋谢,没有人说孩子可怜,没有人提那个家庭的悲痛,他们的第一反应竟然是这样。
我真想问一下,“历经十个半小时,来回共步行60里路”,真的不累?别说孩子,搁在眼下出门就坐车的成人身上,兴许都累成了狗。再斗胆问一下,既然是写“远足感想”,为什么实事求是说累,就是“思想认识有问题”?难道不管多累都说不累,再讨厌都说喜欢,就是满满的正能量?那这正能量该是多大的肥皂泡?我们不能一边唱高调鼓励孩子说真话,一边扇说真话孩子的耳光。就算思想真有问题,难道老师就不能耐心地就这件事给学生疏通疏通思想?——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蹲下来,陪她回望走过的路,肯定六十里都走下来了的不容易,让她的心情走向阳光地带?
社会戾气太重,面对问题时,冷漠而浮躁,习惯于功利性思维,甚至忘记了人之本性。人啊人,你该反省了!
刊于《今晚报》8月16
715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