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戚

(2018-03-26 06:22:07)

亲戚

张亚凌

四十年前,记忆里那个被母亲叫三嫂的女人,总是一副很邋遢的样子,连纽扣也常常扣错,更别说乱蓬蓬的鸡窝头了。或许她的脑子也不大对劲吧?我之所以这样猜,是因为听母亲说她的三哥小时候生病脑子烧坏了。金花配银花,西葫芦配南瓜;那样的男人,自然娶不到正常女人。母亲常在舅舅们跟前感慨,三哥能娶到媳妇就很不错了,咱都得对三嫂好点。

  母亲叫三哥的,其实不是母亲的亲兄弟,是堂哥。记忆里,逢年过节别的亲戚都不去他家,只在他的兄弟家里放个花馍,说这是给三哥留的,就不打搅他了。可母亲却每次都领着我去。我是很不情愿的,破破烂烂的土坯墙、栅栏门,三间破房子,能有好吃的?

  常常一推开栅栏门,母亲就喊着三哥、三嫂,那亲热劲儿,就像喊自家亲兄弟一样。接着,那对邋遢而又窝囊的夫妇就出来了。特别是那个女人,招呼母亲坐下时,总用衣袖擦擦凳子,嘴里说着干净着哩,而后很殷勤地翻找吃的东西。大过年的,人家都准备了客人吃的糖果之类,她家常常就是一盘红薯干。

  我还记得那个女人说起不受亲戚待见时,撩起衣襟直抹泪。母亲就拉着她的胳膊安慰说:三嫂别难过,我不是来了吗,嫌次数少,我一年多来几次……每次走时,母亲也总说,敏上学有为难处了,就吱声,能帮上忙就帮,谁家门口也没挂免事牌牌。敏是那家唯一的女孩子,比我大几岁,我得叫她表姐。每次我跟母亲去她家,她都进来笑着叫一声姑姑,喊我一声凌儿,就进了自己的房子。

  还别说,为了那个表姐能继续读书,那两口子真找过母亲几次,每次都是一个原因——借钱。母亲也都借给了。父亲为此没少跟母亲闹别扭,父亲认为救急不救贫,穷窟窿永远填不满——那就不是借,是肉包子打狗。母亲说除了找我,三哥三嫂还能找谁?咱不帮,那不是把人往绝路上推嘛。

谁也想不到的是,敏表姐竟然考上了北京的大学,后来就留在北京工作了。弟弟上学时,所有费用都是敏表姐出的——她硬是不让我母亲插手。

刊于《今晚报》324

715399   陕西合阳城关中学   张亚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