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农村不尽是浪漫
(2016-02-22 07:17:38)撇开微信上那件事的真假不说,——理想中的农村,的确已经回不去了。
现实的农村不尽是浪漫
张亚凌
大年初三,同一巷子里的小田来家里串门。
“天——,你们知道不,啥稀奇古怪的事都有。上海一女娃,到江西男朋友家过年,看到第一顿饭拔腿就走……”
实际上我们早就知道了,只是,不方便评说而已,因为……
“城里的女娃,矫情得很,吃顿饭又不是要你的命,农村还就不是人呆的地方?至于转身就走,一点面子都不给人留……”小田说这话时,旁边弟妹的脸似乎成了铁青色,而后,起身,出了房子。
弟妹是杭州人,每年都跟着弟弟回关中农村过年。我知道,她在这里并不自在,只是因着涵养,和对弟弟的感情,极力地忍着。
也记得弟妹曾给我说起弟弟跟她处对象时,总说老家的池塘有多美,夏天游泳打水仗,冬天溜冰;说老家的小河可好玩了,螃蟹,鱼,随便逮,河边悬崖上的野果子、开得灿烂的野花,就是一幅画;说在村外的小树林里,夏夜晚上摸知了油炸着吃……
弟妹说弟弟给她讲得多了,她的胃口就吊起来了,就开始向往弟弟描述中的乡村生活,那该是多么惬意多么浪漫。弟妹还说,在她心里,弟弟描述中的农村老家简直就是城里人时尚的“农家乐”,就是唐诗宋词里的“田园生活”,她就猜想,农村的晚上,一定像她喜欢弹奏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奔涌着幽静淳朴而和谐的美,像贝多芬的《月光曲》,静谧里活泛着柔美慈爱。弟妹说,她就是从弟弟反反复复深情忘情的表述里,断定我们的老家是迷人的,适合人居的,甚至想到退休了回到老家,过真正的田园生活。
而现实的景象是,那像一面大镜子的池塘被垃圾填得高出了地面,村民们还在大量制造并倾倒。村边那承载着我们儿时美好回忆的小树林早就被村人偷偷摸摸或大模大样地砍伐完了,被圈成了养殖场。小河呢,莫非连小河也变得那么薄情,想尽快抽身而去?夏季都不能伸胳膊蹬腿表现出河的舒坦。
临了,出乎意料,弟妹还补充了句:大姐啊,你也是“帮凶”。
我恍然大悟,当弟弟带着还只是女朋友的弟妹来到我所在的城市看望我时,我不也跟弟弟一起沉浸在回忆里:老家溢满快乐的池塘,村外的小树林里发生的件件趣事,还有那条迸溅着惊喜的小河?我不就是进一步证明了老家的美好?
我们追忆的,是儿时的老家,那时似乎真有诗意的存在。可是,现在呢?是谁,偷走了我们关于农村老家的美好记忆?
好在,我们家经济还算不错,宽敞亮堂的楼房,房间的收拾尽可能向城里靠拢,各种电器一应俱全,弟妹只要不出去走走,倒还可以适应。
而同一巷子里亮子的城里媳妇,就惨了。第一次来亮子家就委委屈屈地呆了三天:饭菜不合胃口吃不下,还憋得难受,——蹲在农村后院的茅坑上就是恶心得方便不出来!没吹倒是没吹,不过至今结婚五年,再也没有回来过。
同学的妻子是大学教授,也是城里人,偶尔说起我们的农村老家,满脸痛苦:想象不到的荒败,死气沉沉。我解释说,你那是平时回去,过年就不一样了,过年时在外面打工的人就都回来了,也很热闹。她依旧一脸苦笑。
我,又何尝能真笑出来?那么大的农村,不会变成走出去的人偶尔不得不停留几天的伤心地?农村变成这样,是伤害了厚重博大的土地,还是伤害了漂泊在外的农人子孙,还是欺骗了向往田园生活的城市人?
摆在眼前的铁的事实就是:现实的农村不等于想象中的乡村。想象中的乡村,是明快而浪漫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诗意而美好的,“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我们能苛求那位逃离江西农村的上海姑娘吗?
715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