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中国科幻带出了“深巷子”
(2016-01-04 06:17:04)
他将中国科幻带出了“深巷子”
张亚凌
2015年8月31日,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凭借长篇小说《三体》获得了国际科幻小说“雨果奖”。至于这个奖究竟是以雨果•根斯巴克还是以维克多•雨果的名字命名的,没有人去细究去深想,这个奖的确振奋了中国写科幻小说的作家们,如混沌中劈开了一方亮天。
可是,可是你知道吗?
是刘宇昆,贴切绝美的翻译,将中国科幻小说拉出了深巷子,让世界闻到了中国科幻的香甜!以至于刘慈欣获奖后表示,“此次奖项可以说是我和刘宇昆共同获得的。”
刘宇昆,美国华裔科幻作家,2012年荣获被誉为“科幻界诺贝尔奖”的雨果奖,2013年,再获此奖。
说起刘宇昆,国内的科幻迷对他并不陌生。因为他的英文名字是“Ken Liu”,内地幻迷又俏皮地称呼他“啃刘”。刘宇昆1976年生于甘肃兰州,8岁时随父母移民美国。父母为他提供了大量读物,令他爱上了阅读和写作。刘宇昆时常回忆起小时候,说自己最爱编故事,然后配上插图给爷爷奶奶看。八岁时就创作了第一篇科幻小说,这也许是他热爱科幻的开端。长大后在哈佛大学主修英国文学和法学,业余辅修计算机,毕业后成了一名软件工程师,和几个朋友一起创立软件公司。
瞧瞧,主修文学与法学,仅仅业余爱好就多了“软件工程师”的身份?竟然还创立了软件公司?绝对是精力旺盛热爱生活的主儿。
果不其然,软件公司运转良好后,他还想让生活更丰富,想将属于自己的每一个日子都过得风起云涌波澜壮观,又上了哈佛法学院读研,毕业后成为一名企业税法律师。在别人看来,这样的日子已经够精彩了,可儿时就播下种子的写作,依旧让他念念不忘。借结婚再次转换职业,成为波士顿一名专攻高科技专利案件的诉讼顾问——为了有闲暇时间重拾纸笔。
律法训练出的严谨逻辑与文学培养的创造性思辩,提高了他的写作技巧、滋养了创作才华。《迦太基的玫瑰》的问世,他开始在美国各大幻想文学杂志和网站崭露头角,逐渐受到业界瞩目。2012年9月2日在芝加哥举行的第70届世界科幻大会上,他凭借《手中纸,心中爱》以及《终结历史的男人》获得雨果奖、星云奖双奖提名。此后,《手中纸,心中爱》更是一口气斩获了欧美三大奖项:星云奖、雨果奖和奇幻界最高奖“世界奇幻奖”,成为继姜峰楠之后又一位备受肯定的华裔科幻作家。2013年,他再接再厉,凭《物哀》再夺雨果奖。
刘宇昆对中英文的纯熟掌握,使其成为为数极少的能将中文科幻作品带入西方视野的使者。他就像一艘连接了《三体》与广阔的英语阅读圈的飞船,搭建起了一条中国科幻创作与英语阅读圈的航线。
是的,是独特的航线,价值不可估量的珍贵航线,以至于谈到日本科幻现状时,日本作家立原透耶说了这样一句话:在世界范围,我们不如中国科幻有影响力,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刘宇昆。
除了刘慈欣,刘宇昆还将陈楸帆、马伯庸、夏笳等国内科幻作者的许多作品译成英文在国外发表,真真切切地起到了沟通中西科幻的桥梁作用。他译的陈楸帆的《丽江的鱼儿们》获得2012年世界科幻奇幻译文奖,这也是首次颁予中国作家。近来郝景芳的《看不见的星球》英文版被科幻电子杂志Lightspeed买下,译者也是刘宇昆。
在中美文化交流的层面上,刘宇昆的确是位极其稀有的宝贵人物:定位精准,能译、会译还利用自身资源大力宣传。鉴于他在翻译并推介中国科幻小说走向世界所作的巨大努力及贡献,2014年刘宇昆被授予第五届华语科幻星云奖特别贡献奖。
是的,酒香也怕巷子深,我们得记住并深深感谢刘宇昆,是他,以强劲之力将中国科幻小说带出了深巷子,领到世界面前,让世人也感受到了中国科幻的魅力。
通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