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我们到底该修炼什么

人生,总有太多的不确定,能够把握的总是很少。那么,也许,这一程最好的办法就是修炼自己的坚强,把能够把握的把握好。
工作,总是很琐碎,能够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几乎没有。那么,也许这一站最重要的任务便是修炼自己的定力,让自己安静下来,省察自己的每一天,是否都努力的过过。记住王君老师那句话:让每一天,都是好日子,每一天,都是隆重的节日!
人说修炼一颗好心,母亲说要有一副好心肠。我也算是优良的继承吧,善良是我对自己最满意的品质。
我善待我的亲人,因为血浓于水。我善待我的朋友,因为心心相印。我善待我的同事,因为同舟共济。我善待我的学生,因为他们就是未来的世界。我善待我的孩子,因为看到他,我便知道我的生命由他延长。
昨天睡前,我看到一段文字:不与“应试教育”合作,恪守一个教师的职责,热爱并尊重孩子,始终将培养一个真正的人放在首位,使孩子学会与他人交往沟通以便完成对自我的建构,并在此基础上完善自我和挖掘自身的潜力,其次,才是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在施教过程中努力让孩子感受到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惩罚和逼迫,后者只会给他们带来羞辱。这段话读下来并不轻松,这是一个母亲对教育的指责。我也身为母亲,我也希望我的孩子身心健康,正直善良,有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懂得爱,尊重他人,有说“为什么”和“不”,以及自我反省的勇气,有一技之长并奉献于社会。我也身为教师,我和我的同事,我们所在的学校,给予孩子的是这样的教育么?我们大多数老师的心是在教书育人的本分上吗?
我辗转难眠。这些问题该由谁来回答?这些问题该怎样在这个已经千疮百孔的教育生态中得以认同?我羞赧汗颜。我又能为自己的孩子,为我的学生做些什么?能做多少?
日本教育学者、教育改革家佐藤学先生说:“学校是一个顽固的组织,不是靠一两年能够改变的。”这无疑是一个深刻理解了教育之难、育人之难和学校改变之难的智者之言。
想起上周自己在骨干教师的讲座中,还鼓励着自己和研修班的学友们:有时候个人努力终至被淹没,但我还是愿意相信,生活并非命运。我还是希望自己可以继续用心躬行:怀着一颗执着的心,做每一个细小的事情。用自己最大的爱和关怀,给课堂更多的善意。所以,更应该给自己勇气,做哪怕是边边角角的努力,也要让自己的善意发生过。带着这样的期待,我开始了这一周的躬行。这一周的周工作安排中,我的每周一语站在孩子们的立场,向我的同事提出了警醒:对于一个有学习能力的孩子来说,考得好必然是水到渠成的事;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比“考得好”更重要的事情还有很多!
也许吧,作为一个教师,尤其作为一个有所追求的教师,我们要修炼的真的很多,但我们更应该修炼的却是让心回到教书育人的本分上来。我相信,成为什么样的教师和什么样的人,完全由自己决定。坚守自己作为教师的良知,寻找那种发自内心的自我认同感和生命的完整感,给教育,给课改,给未来更多的善意,这才是我们作为教师最应该修炼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