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年级第三次月考情况小结

(2023-08-01 08:28:00)

六年级第三次月考情况小结

一、本次月考主要目的是摸底,所考试的题也是去年的一样。了解一下学生所处的位置。

去年语文成绩:70.3  这次:66.3     -4

去年数学成绩:69.9   58.3        -10.6

去年综合科成绩:68.1      62.8     -5.3

从三科来看都低于去年,尤其是数学相差太大。这一现象说明了学生基础还是存在很大问题。另外学生中午并没有休息好也可能是一方面的原因。毕业成绩光抓六年级还是不行的,要注意1-5年级的成绩。但从中也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一直使我们引发为荣的综合科这次也差这么多。前两次月考级平比这次高。为什么这次不行呢?按理说,这科与学生的基础并不大。为什么出现这样大的差异,是不是有什么隐情。

2、数学的计算失误问题从一开始我们就在关注。为什么到现在为止,学生起色并不大。是我们平时关注其它问题:比如应用题等的教学,而对计算失误问题只是等留在口头上的提醒。以为掌握了计算法则就行了,以前训练得差不多,自己只是提醒。其实计算法则和计算能力之间有一个大的跳越,由知识上升到能力需要一个过程,如果以前落实不够好的话,将对后来造成一些损失。我们把他们以前想得太好了。

3、语文一直是我们学校的骄傲,特别是老师们对基础知识从低到高都很注重,而这次从试卷分析来看也不是挺让人满意。

4、从学习习惯来讲。例如学生改写数量不带单位,不写解。不喜欢草算,这个问题我观察教师们基本上做到了,可我们在练习或考试中你把学生的草稿本收起来一看,你会大吃一惊,上面除了数字并无什么分析过程。这说明改掉一个习惯真的很难,要强化,可能我们只注重了教育而无落实。其实在数学领域解决策略很重要。比如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筛选与假设的策略等等。无检验习惯,不认真读题等。说明我们平时对一些细节、解题格式等方面的要求有所欠缺。

5、我们平时一再要求学生做完作业要检查。从综合科教师提前收卷15分钟,一个教室交了,其它教室还有心思做吗?在考场上,不管是优生还是差生,他们做好了,究竟在干些什么?这些方面我们反思过吗?不提前交卷,做完认真检查是最起码的考场技巧,连我们老师都没有这个习惯,都想早点休息,又怎能去奢求学生呢?当我问他们为什么提前交卷时,美其名曰是背得就背得,反正是一样。好一个一样,事实证明这们这个做法还是欠妥。这次综合科考得不够理想这也是一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无规则意识的教师谈何能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除了空洞的说教,怕只有用手中的权威了。

6、对一些学生的做法,我们可以探讨。例如75×1/5:X=5:4前面的75×1/5加不加括号。结果不加括号就是一分没有。我想我们括号的作用是为了改变运算顺序。或者是重点突出。老师们这么做只能用重点突出来解释了。如果这个括号加上去并没有改变运算顺序的话,我认为可加可不加。再如:算税后利息。600×2。79%×5×80%,对于这个80%是学生心算的一个过程。在我们的解题过程中比比皆是。只要是数学老师都应该看得懂,这个80%是实得利息。在结果=66。96元,学生约等于67元。我们缺失的就是学生对生活的灵活应用能力,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不是给了我们67元。还有给你那6分的吗?如果从格式上来说也就扣一分吧!为什么全盘否定。在这里我并不是对这些做法有做出什么结论。只是对这样对待学生的这种态度一种质疑。也希望大家有空多谈论一下这些困惑。

7、试卷分析重要与否大家自有公论。如果让大家交有应付之嫌,这我可以理解。如果出自对本科负责的话是不是也应该分析一下。第二次我就没有收,又有几个人能拿出来呢?可能大家都说:“每次差不多,都是这些问题。”如果每次都有这些问题那就是大问题。一些名家的教学经验谈里都免不了对作业的分析,对试卷的分析。对学生错误的分析可是一门大学问。不要小看学生的错误,他们不会随便写出一个结论的,一定有他的理由。例如:求平均每月那个题有学生为什么除以15?红红离家有多远,为什么有学生写800米?等还有很多问题我没搞懂。我们常听到人说,老师要掌握把给学生的知识要多1020倍甚至更多的知识。对于这句话,以前我不太懂。现在我可以跟我们大家举个例子。当讲一个习题,我们准备了几种方案到课堂。当学生对你的方法不明时,你采取什么做法呢?是从另一个角度或降低一个层次给学生讲还是把这种方法从头细讲一遍。我就遇到这种情况。甲乙丙三个用同样多的钱买来一些雪梨。甲乙都比丙多12千克,这样,甲乙都要付给丙12元。问每千克雪梨多少元?学生认为多12千克就补12元,那么每千克就是1元吗?为什么说这12元只是6千克的钱呢?有人说甲乙都比两多12千克,那么两个都要补给他12元,这样三个平均8千克,那么24元就是8千克的钱,每千克3元了。对于这个很简单的问题学生都有这么几种思维模糊。我也没找到更好的让学生理解的方法。可想一些难的呢?多让学生说说他的想法,你才会发现自己的知识的不足。学生这如果不知道学生错在那里,又怎么去指导他改错呢?特级教师吴正宪讲过的一个故事是否对们有启发。一位家长请一位老师做家教,这个老师教了孩子三遍,孩子还不会,这个老师就对家长说,这孩子太笨了,我教了三遍都还不会。我们反过来一想。家长请家教的目的是什么?你教了三遍都不会,思考过你的教法没有。其实就是这个老师太笨。我知道我所做的离所说的相差太远,但我会反思,能从现在做起。只要做了就不会遗憾。

8、时间已不多了。该说的也说了,只靠大家自己去总结,去改进。大家都说今年学校对六年级的问题是说什么就有什么?而我们又能满足他们的唯一要求吗?最后我希望大家在重压之下多调节好心态,注意多休息,不要把那么一点儿休息时间也排得满满的。可能老师们会说,我们一天真是太累了。没有多少时间。如果有人有空可以对自己一天或一周的工作时间作个统计,你会发现自己浪费的时间太多,真正用在工作和学习上的时间并不是所想象的那样。人是肉长的不是铁打的,如果一天太劳累了,干起工作来效果也不是挺好的。如果大家有用不完的时间还是去多研究一下学生和教材吧!

9、最近一段时间的主要工作。一、确保学生安全,前面我们已经做得挺好了,从学生的表现已经证明了这一切。可有些人把这些成绩归因出现问题是这一级学生很听话。这种说法是对我们的不公正,我们应该对自己所做的工作让人得到肯定的意识。所以我们最后的两周主要是学生欠帐问题、私人恩怨、男同学与女同学之间的那点事。要抓住关键,不要全面用力。在教学上,要有整体战略,现在不是考虑那一科的问题,而是整体效果。分析现状,我认为我们语文教师要在品德与生活上多下功夫,力争达到40分,这样我们就整体多了10分,而语文基本定性,再突也没有多大进展。数学教师自然已经差不多,主要经历花在学生对数学有失误的方面,让每个学生拿到他应拿的份额,这样我们数学就可以平均上升5分以上,关键是教师策略问题。最后让大家思想上保持一致,不要为个人的那么点名利困住了自己。总以为主科比综合科好,我只管抓一科好,管你惩不惩我已体现了价值,这种想法本没有错,可在不同时期应有所调整,我们现在不比前几年,就在某一科拿了一个第一名,对你个人又能有什么呢?如果整体上去,对学校可就是一种贡献。以上所说,公代表个人看法。不妥之处敬请原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