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与小人的核心区别,不在于自私自利,而在于思维方式是否平衡。
平衡是生命发展的最高境界,但是没有绝对的平衡,都是相对的平衡。
大人与小人都是相对而说,没有绝对的大人,也没有绝对的小人。
大人成长需要小人,小人成长需要大人。大人有小人行为,小人也有大人行为。
在一个范围内,如果能让一个人考虑问题更全面、平平衡,做事更平衡些,那么这个人相对于原来的自己就更大人一些。
生活体验和学习是自己获得知识进行思维平衡的主要途径,所以影响一个人是否有多大人多小人,就看生活体验和学习的知识内容是否全面、平衡一些。由此可以想想、家长和教师教育学生应该让一个学生知识更全面一些,不仅知识全面一些,最重要是体验全面一些,必经是实践出真理,实践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途径。
多进行全面的课外活动、课内活动是教育成功的最重要的途径。只注重课内知识学习的教育方式注定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特别是在创新时代,缺乏生活体验和社会体验的学生就缺乏对生活和社会的真情实感,就缺乏对德行的真正锻炼和考验,就缺乏认识自己、认识生活、认识社会的更真实的感受。如果学生没有深刻感受生活和社会,又如何真正激发学生的爱心、志向和理想。又如何激发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奋斗的热情和智力。
我的这些片言感悟,希望能引起家长和老师的一些思考。
最后还有一些问题希望大家思考反馈:
我们的学生为什么缺乏创造力?
我国的学生身体素质为何下降?
儿童的近视率为何高攀不下?
我国的人民的道德水平为何下降?
这不仅和政治经济宏观政策有关系,是不是和教育思想、教育政策、教育单位、教育者也有关系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