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扩大孩子的胸怀作者:纵横教育

人分为两部分,一个办是物质一半是精神(或者说是两个人,一个是物质人,另一个是精神人),无论如何说意思是相同的,这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互相影响、相互制约的。
扩大孩子的胸怀是指精神的一面,如果要改变精神的一面,我们从辩证法的角度看问题有两个办法。下面我们一一来分析来清晰解决问题的思路。
1、物质环境影响精神心境:出门旅游看名山大川、看大海、看天空、总的来说看辽阔的环境。用物质环境的意境来引导精神环境的意境,也就是用物质来引导精神,简短的说就是良性物质刺激。
2、生活实践(物质人引导精神人):大自然的进化规律是适者生存,劣质淘汰。想扩大胸怀意思也是想更好的活下去,不想被社会淘汰,这是符合物质进化规律的。根据低级到高级的,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规律,应该从自身开始进行锻炼,强制多帮别人劳动,强制多接受别人的批评,强制多做公益事情,有条件的可以与比自己强的人进行搏击运动,打败了控制自己不生气,思考如何改变自己,从自身找原因,想想增强自己如何超过他,打败他。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总的来说是多进行生活实践,接受生活实践的洗礼,实践锻炼人,实践出真理。
在生活实践中,每次实践都会有所感受,每一次感受就是一次改变、一次进化。接受多种环境的良性改变,人的精神方面自然就强壮了,胸怀自然就扩大了。
3、精神引导精神(理念引导精神):比如林则徐爱发怒,在室内写有“止怒”字符;
1、找知心朋友聊天,换个角度看问题会比较客观, 2、看哲学书,特别是辩证法,这样会不钻牛角尖, 3、看看历史,特别是一些榜样型人物的事迹,来引导自己开阔胸怀。 4、看科学书籍,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分析问题。
5、尽量少看不良情感小说情感电影,以免误导。
6、每个人都有缺点,如果你能在生活中能原谅一个人,那么你的胸怀就扩大一点,再原谅一个人又扩大一点胸怀,原谅很多的人,胸怀就很宽广。宰相肚里能撑船也含有这个意思。
7、失去物质,锻炼精神,付出行动,扩大胸怀。爱心和公益捐款,公益行为,就是一个很好的扩大胸怀的行为,让人的爱心更加广大,胸怀的扩大其实也就是爱心的扩大和智慧的增长。
总结以上三点:A、精神引导精神(理念引导精神)比较重要的,起着很重要的导向作用。是上乘部分。
B、生活实践是让精神变成智慧。是真正意义上的胸怀扩大,是胸怀扩大的必经之路,也是有别人引导后产生自身新感悟的具体实践,在以上三个途径之中最重要,是中间部分。
C、物质环境影响精神心境:是一个引导,一个缓冲和过度,一个最基础的滋养心灵的环境。在以上三个途径之中是基础。
前一篇:让孩子拥有幸福童年18条
后一篇:思维是一种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