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吃面启示录

(2021-08-26 20:40:55)
分类: 红楼原型

红楼吃面启示录

 

《红楼梦》中所说的“吃面”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吃面食,而是特指吃面条。在刚刚出版的《江南美食映红楼》一书中。土默热红学的顾跃忠和汪文俊研究员在各自文章对红楼吃面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本文在此基础上引申一下,看看红楼吃面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诚如两位研究员文章所说红楼吃面的相关描写完全集中于第六十二回宝玉等四人的那场庆生狂欢。其中六十二回六次,六十三回一次。

王子腾那边,仍是一套衣服,一双鞋袜,一百寿桃,一百束上用银丝挂面。

一群丫头笑进来,原来是翠墨、小螺、翠缕、入画、邢岫烟的丫头篆儿,并奶子抱巧姐儿,彩鸾,绣鸾八九个人,都抱着红毡笑着走来,说:“拜寿的挤破了门了,快拿面来我们吃。”

这里探春又邀了宝玉,同到厅上去吃面

谁知薛蝌又送了巾扇香帛四色寿礼与宝玉,宝玉于是过去陪他吃面。

忙了一回,又直待凤姐儿吃过面,方换了衣裳往园里来。

芳官道:......我也不惯吃那个面条子,早起也没好生吃。

宝玉忙笑道:.....今儿因吃了面怕停住食,所以多顽一会子。(六十三回)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所有吃面的描写都是围绕着庆生这一主题来进行的,众人所吃之面也一定是中国传统的长寿面。本来,过生日吃长寿面并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但从红楼吃面的诸多描写中,我们不难品出一些不寻常的味道。

一多和一少

所谓一多就是吃面的描写多。一部《红楼梦》堪称是美食万花筒,书中的诸多美食让人目不暇接。然而却没有一样美食像吃面一样反复提及了七次之多。

这一少是,虽然吃面的次数非常多,但细节的描述却非常少,基本就是“吃面”。至于这个面如何,加没蛋都无从得知,吃面是否吃出新的花样。反观那些只提及一两次的美食,书中的描述还是很有特色的。我们来看一下在六十二回同一情景模式下伙房为不喜欢吃面的芳官送来的美味。

说着,只见柳家的果遣了人送了一个盒子来。小燕接着揭开,里面是一碗虾丸鸡皮汤,又是一碗酒酿清蒸鸭子,一碟腌的胭脂鹅脯,还有一碟四个奶油松瓤卷酥,并一大碗热腾腾碧荧荧蒸的绿畦香稻粳米饭。

这样人间美味,看着都让人垂涎欲滴了。这和这一回中对吃面所做的干巴巴描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不仅要问:

《红楼梦》作者喜欢吃面吗?

答案是明白无误的,《红楼梦》作者并不喜欢“吃面”。君不见苏州女孩芳官“不惯吃那个面条子”;宝玉少爷吃面吃得差点“停住食”。除六十二回,贾府从未见吃过面,其它四次寿宴也未见吃面。既然不喜欢,还要反复渲染。真是令人费解。

吃面狂欢仅仅是在履行一种仪式而已

虽说《红楼梦》中对吃面的描写总是一带而过,但却让人感到吃面无处不在。在我们通常的认知中,吃长寿面只限于过生日之人,在生日宴上为寿星端上一碗长寿面,其意不言自明。而《红楼梦》中所描写的吃面却被演变成了一场全民狂欢。贾宝玉走到哪里,就吃到哪里,每一个有寿星的家里都在厅堂上备下长寿面,去拜寿的人首先嚷嚷着要吃面,甚至凤姐要亲自为自己的奴才平儿而吃面。这种反常现象只能说作者是在履行一种仪式,通过这种仪式来增加庆生的存在。

长寿面出现在最不应该出现的场合

不可否认,庆生是吃生日面是中国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传统,然而类似传统更应被年岁大的人接受。但在《红楼梦》中详细描写了五次生日宴会,分别是第十一为贾敬过生日第二十二回为宝钗过生日第二十八回为薛蟠过生日第四十三回为凤姐过生日第六十回为宝玉过生日。按道理,最应该出现长寿面的应该是年满八旬的贾母,退一步也应该是管家奶奶凤姐呀。怎么轮得着宝玉一干小毛孩子,甚至包括丫环平儿。可见这场生日宴不寻常。笔者认为,其它的几次庆生那都是在正正经经过生日,而六十二回的生日却是作者生造出来的。

面对以上的各种不正常的现象,我们并非没有答案,当你认清这场生日宴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所有的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

六十二回生日宴是一彻头彻尾的违法活动

在六十二回,作者反复强调“贾母和王夫人不在家”。在宝玉们大摆生日宴的时候,贾家的长辈们正在做着与庆生截然相反的一件事情,送葬。而且是为皇家老太妃送葬。一边是欢歌笑语,一边是悲痛欲绝。况且,在第五十八回交待,皇家老太妃去世,皇家发布了临时法令:“有爵之家,一年之内不得音乐和筵宴”。贾府为落实禁令迅速解散了戏班子。可为什么老太妃尸骨未寒,作为皇亲国戚的贾府就公然违法举办“筵宴”呢?虽说贾母王夫人等不在,还有管家奶奶凤姐,在寿宴过程异常活跃的尤氏前几天还参加了随祭活动,芳官也是刚刚从解散的戏班子下来的戏子。可见贾府的这场生日“筵宴”是明知故犯,知法犯法。

而且这场违法活动一定是作者精心安排的。你看,薛宝钗在进入荣国府时就命锁上大门,还有不符合贾府礼制的为奴才庆生,再加上把自己并不喜欢的吃面强行加入,而且是反复强调。作者一定是要让这场庆生变得不寻常。

那么,作者这样作有何目的。这还要从这段庆生的历史背景说起。

大家也许不知道,在清康熙年间,就有着一场与《红楼梦》中一样的违法活动。

清康熙二十八,康熙最宠爱的贵妃佟佳氏病逝,皇家为其举行了盛大的葬礼并且全国范围内停止娱乐活动。就在皇家规定的守孝时间内发生了一起与此有前的事件。康熙二十八前夕,洪昇《长生殿》公演一周年之际,为庆祝《长生殿》的巨大成功,因演出《长生殿》取得了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双丰收的戏班子“内聚班”举办了大学聚会活动,以酬谢《长生殿》的剧作者洪昇“赖君新制,吾获赏多矣。请张宴为君寿,而即演是剧以侑觞。凡君所交游,当邀之俱来。请看,又是寿宴又是演戏,与《红楼梦》禁止的“音乐和筵宴”完全吻合。然而乐极生悲此事被人上奏朝廷,“谓是日系国忌,设宴张乐,为大不敬,请按律治罪。”结果主要当事人洪升革去国子监学籍,参加聚会的官员赵执信等人也被革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生殿案件。

看,在国丧期间大摆寿宴,这与《红楼梦》中宝玉在老太妃送葬期间大开生日宴有何不同。试想,《红楼梦》中这场生日宴如果也被举报,后果会是什么呢?

如果《红楼梦》在康熙年间被公开,恐怕作者难逃责罚。因为康熙帝对长生殿案件依然是历历在目,今天竟然有人公然重演长生殿案件,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突出书中的庆生,是作者弄险之举,而反复提及本人并不喜欢的吃面(洪昇为淅江人,并不像北方人那样吃面条),就是要张扬庆生主题。长生殿案件在作者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这个人就是那个在长生殿案件中失去了一切的苦命作家洪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