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求知不倦
求知不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141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贾雨村中秋诗赏析(一)

(2013-03-11 08:08:57)
标签:

贾雨村

中秋诗

三生愿

风前影

玉人

分类: 《长生殿》与《红楼梦》

 

贾雨村中秋诗赏析(一)

              【《红楼梦》诗词中的长生殿故事】之一

    贾雨村这个人物在《红楼梦》是个特殊的象征性人物,除了那句“假语村言”外,我们还分析过贾雨村话说贾宝玉及二十八人风流榜。第一回两首“中秋诗”,是除了作者自云外,《石头记》人物的第一首诗,而且一气就是两首,书中是这样描写贾雨村作中秋诗的:  

    原来雨村自那日见了甄家之婢曾回顾他两次,自为是个知己,便时刻放在心上。今又正值中秋,不免对月有怀,因而口占五言一律云: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对这首诗,有很多种解读,百度百科对这首诗作了如下翻译:

还没有实现平生的愿望,人生经历却又常常使我增加一些忧愁。烦闷的时候经常皱起眉头,离去的时候常常反复回头张望。站在风中,看自己在风中(暗喻风尘之中)的影子形单影只,试问谁才能合适成为我的好伴侣呢?月光啊,如果你有意撮合,就先照上我心爱的美人所在的闺楼,帮我传达我对她的情意吧!

老实说,这个解释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它对诗中的三个关键词没有合理的解释。在这四句诗里,像“月下俦”和“蟾光”等为熟典,而“频添一段愁”和“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也是诗歌中经常使用的句式,属虚词一类的。那么四句诗的关键词只剩下了“三生愿”,“风前影”和“玉人”三个词了。

三生,当指前生,今生和来生,“三生愿”即是“缘定三生”之意,如果是“三生愿”,那对一个人来说一定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刻骨铭心的愿望,反观贾雨村对娇杏,只是贾雨村对美色的一种需求而已,他当官后把娇杏娶了作二房,仅此而已。那贾雨村诗中的“三生愿”指是什么呢?是《长生殿》里杨玉环与唐明皇“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盟誓。也只有他们二人这种经历的风风雨雨后所确定的美好愿望才能称得“三生愿”,《长生殿》围绕着实现“三生愿”的过程,向我们展示出一幅曲折的爱情画卷。《长生殿》中不止一次的提及这“三生愿”,第五十出【重圆】:

    三生愿偿,今夕相逢胜昔年

很明显,“未卜三生愿”说的是“三生愿”未偿之时的杨玉环与唐明皇。已经重证仙班,重回蓬莱仙境的杨玉环对未能与唐明皇团圆深感遗憾,如果能够如愿以偿,就是不做神仙也心甘情愿:

出位纵在神仙列,梦不离唐宫阙。千回万转情难灭。(起介)娘娘在上,倘得情丝再续,情愿谪下仙班。双飞若注鸳鸯牒,三生旧好缘重结。(第四十七出【补恨】。

第一句解释清楚了,那第二句“频添一段愁”,请注意这个“频”字,贾雨村看着一个美女眼馋,时刻挂在心里,要说频频添愁可是有点夸张,你看他和士隐喝酒时的那份潇洒和报负,哪像一个儿女情长之人。这时的贾雨村的心思还都在仕途上,否则他怎么会不辞而别连夜进京,对心中美人一点不挂念呢,这与许仙和梁山伯等执着追求爱情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但做为“三生愿”的真正主角杨玉环和唐明皇在生别死离后却是真的是“频添一段愁”,不论是从鬼魂升到神仙的杨玉环还是凯旋返京的太上皇,相思之苦无时无刻都挂在心上。

第二十七【冥追】:“只不知奴与皇上,还有相见之日么?

第三十出【情悔】:“但提起那恩情,怎教我重泉目瞑

第三十七出【尸解】“只是再寻不到皇上跟前,重逢一面。(悲介)好不悲伤

四十一出【见月】:记得当年七夕,与妃子同祝女牛,共成密誓。岂知今宵月下,单留朕一人在此也!”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第二句就不想多说了,实际上只是加深一下前句的意思。

如果有人硬说“三生愿”是公共资源,不具备排他性,那“自顾风前影”可就是具有绝对的唯一性了。我们听说过日下影,月下影,但却从来没听过什么“风前影”,风本无形,怎能显影。这个“风前影”是谁的影子呢?是贾雨村的?还是娇杏的?或者是人们猜测的某个帝王将相的?都不是,唯一能让我们见识到“风前影”的只有《长生殿》,第三十七出【尸解】:

风前荡漾难留,叹前路谁投。死生离别两悠悠,人不见,情未了,恨无休。

原来这“风前影”并非人影,而是鬼影。杨玉环殒命马嵬坡后,从土地那里得到了一项特权,“我今给发路引一纸。千里之内,任你魂游便了。”(三十出【情悔】)那这个魂又是怎么游法呢?“闲趁,闲趁,残月晓风谁问。我杨玉环鬼魂,自蒙土地给与路引,任我随风来往。”这鬼魂是要随风飘游的,所以才会有“风前影”,至于说“自顾”,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了,鬼影就是到了你身边你看得到吗?当然就只能是“自顾风前影”了。

自顾风前影”清楚了,“谁堪月下俦”一句也就迎刃而解了,看着自己暗夜中的身影,想着何时能与我的心上人再成伴侣。思念心爱的上皇,这是杨玉环魂魄所想的唯一一件事情,且一直延续到她重掌“蓬莱仙境”。虽说“月下俦”并不难理解,但是,真正成为“月下俦”的情侣全世界也只有一对,在月宫举行婚礼唐明皇和杨玉环,玉帝为之证婚。其余的人也只有在“月光下”的份。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一句的重点在这个“玉人”上,“请先照亮我心上人的绣楼”,百度的这一解释有点搞笑,这“玉人”怎么就变成了“心上人的绣楼”了呢?“玉人”,又一个无解的单词。其实,要搞清“玉人”就必须首先搞清“玉人”为何人,正是由于学界的无知,才对“玉人”作了含糊的解释,娇杏一个丫头,后来被贾雨村纳为妾,充其量补为正室,她配“玉人”吗?只有《长生殿》中的杨玉环这样才情双绝的美女才是独一无二的“玉人”,她一生下来膊脖上就套着“环”,她的前身是蓬莱妃,她的宫寢叫“(第二出【定情】”,她成仙后住在“妃太真之院(第四十八出【寄情】)”。

玉人”两个字源于唐朝雍陶的“长倚玉人心自醉”之句,知道的人并不多,否则百度里也不会出现“心上人的绣楼”这样的望文生义的解释了,但这个“玉人”在《长生殿》里却被洪昇发挥到了极致,所以他才能在《红楼梦》这样熟练地运用“玉人”之典:

    第二出【定情】:“长倚玉人心自醉,雍陶(合)年年岁岁乐于斯。赵彦昭

第四十三出【改葬】:“惨凄凄一匡空墓,杳冥冥玉人何去?”

    第四十六出【觅魂】:“谢娘娘与咱、与咱方便,把玉人消息、消息亲传,得多少花有根芽水有源。

第四十九出【得信】:“钿盒分开,钿盒分开,金钗拆对,都似玉人别后。

玉人”确定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