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店名师名菜】伍德权:大永徽臭鳜鱼的美食奥秘

标签:
北京大永徽酒楼名厨名师伍德权徽菜名菜臭桂鱼 |
分类: 名店名菜名师 |
臭鳜鱼属于甲之蜜糖的美食之一,爱者甚爱,恨者不闻。
烹鱼对于中国人来说从不是难事,而臭鳜鱼可谓是最耗时费力的,没有之一。一道臭鳜鱼,从鲜鱼到上桌,至少要耗费小一周的时间。
徽菜大厨、北京大永徽酒楼的总厨伍德权,他带我们走进了一间腌鱼的密室。
隐秘的小屋要比屋外凉个四五度,走进屋,腥味儿扑面而来。三只木桶整齐地码在其中,每个木桶上都压着大石,十足十的分量,这是腌鱼的桶。
腌鱼时厨师们的手艺是极快的,用盐仔细涂抹鳜鱼内外,在木桶依序安稳好顺势放上生姜、大葱瓣儿、撒上点小花椒,搁上一层竹木板,在正中心压上一个砧板状的大圆柱,随后搬个大圆桶放上,最后还有一块实心石头。伍师傅说,压鱼的石头要重,这才能在腌制的过程中将水分挤出、鱼肉更入味、肉质更弹。
发酵影响到了这道菜的成败。伍德权告诉我们,在这一步的“主厨”是老天爷,人只需要充分的配合——鱼需要在发酵间被加压放置5、6天,静静等待腌制的神力,好盐、好温、好湿,奈何抵不过一份天意的安排。伍师傅的这间密室是上锁的。在腌制过程中,“非请不得入内”,室内的温度、湿度是恒定的。
发酵区别于腐烂,食物中的霉菌越高,营养价值越高。但这个度却是极难把控,过之则腐,未到则不及,也就享受不到臭鳜鱼极致的美味了。王跃新说:时间、温度、每条鳜鱼都有差异,所以臭鳜鱼是无法做到标准化的,标准化下的臭鳜鱼一定不是最佳。
与腌制相比,烹饪并不是最重要的。伍师傅告诉我们,腌制成功的臭鳜鱼符合肉质弹劲,先除腌水去重味,煎制后仅需炖煮13分钟,一道耗时颇久的菜品终于大功告成。
臭鳜鱼上桌飘着一股腌制的香味,似臭而香。
用小勺轻轻拨开表面蒜瓣儿状的鱼肉,鱼肉与鱼身轻松分离,一份红润的鱼骨呈现在眼前,鱼骨与肉的连接处泛着点点红晕,这是鱼肉在腌制的过程中血液流动得慢而形成的,未消失则为发酵成功的好鱼
尝鲜是永恒的,但是时间与盐合力之下,鳜鱼由单纯的鲜美转化为鲜味丰富与无穷的回味。倘若将鲜鱼比作情窦初开的纯情少女,那么腌制后的鱼则更多了一些味道,似一个勾人尤物。
臭,与“香”对立,仿佛并不是什么形容美食的好词。然而以臭鳜鱼、毛豆腐为代表的徽菜却将“臭”这一味做得出神入化,并为五大公认味觉:酸甜苦辣咸,更添一味:“腐臭之鲜”。
臭鳜鱼之外,徽州臭豆腐亦以臭扬名万里:毛豆腐、臭干子、臭豆腐都是安徽人寻常吃的美味,更有各种豆瓣酱豌豆酱,可见徽州人对发酵食品的热衷。
臭鳜鱼真味,其实在于徽人对鲜味的执着与追求,在于制作者的精心。
有人说,食“腐”的民族才是会吃的民族。发酵食物有鲜食没有的千回百转的滋味,这种味道需要智慧与耐心才能享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