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数学游戏活动及实践汇集
(2015-02-10 09:17:19)
标签:
教育 |
2.游戏:抢凳子
在教学“数字5的读写”时,授课前,我设计了“抢凳子”这一游戏来导入所学知识:5名学生围着4张椅子转,其他学生们唱歌,歌声停下来后,学生们奋力抢属于自己的座位,看谁的反应快,通过这个游戏,同学们直观的建立了数的概念,了解到“4比5少1,5比4多1”,既复习了上节课有关“4”的知识,又引发了学生们学习新课的兴趣,一举多得。
3.游戏:火车钻山洞
我在教学“10的分与合”时,设计了“火车钻山洞”的游戏,让两个学生手拉手抬起来,站在教室门口当山洞,其他同学做火车司机,两个两个拉好手钻山洞。钻山洞时,一个学生任意说一个数,另一个学生说的数要和刚才那个学生说的数组成10。说对了就发出“呜呜”声通过,说错了就“咔嚓”暂停,等说对了再发出“呜呜”声通过。这样全班同学都融入到游戏中去,体验到了游戏的快乐,又掌握了课本上的知识。
4.游戏:沙包竞赛
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及准确率,我安排了一节活动课时间在操场玩一个游戏。我在地上画出格子并标上数字,让每个学生拿一个沙包扔两次,扔到哪个格子就得格子上数字的分数,扔到格子外就得0分,扔完后再算出两次的总分,这样互相竞赛,比比谁的总分多。同时我还安排10人一个小组,由小组长在一边检查是否算对,对连续算对5次的学生奖一颗小红星。看到每个同学都在这种积极主动的活动中乐此不疲地学习,我感觉自己真开心,好像回到了跟他们一般年纪的童年。课后学生也经常玩这个游戏。经过几天,我再次进行书面测试,发现学生的口算准确率大大提高了。
5.游戏:凑十歌
我在教“8加几”时,我首先让学生一边拍手一边唱着“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一凑九,二凑八,三凑七,四凑六;两五相凑就满十,九和一,八和二;七三、六四也好凑,两数相凑都是十。做加做减想到它,又对又快用处大。这样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教中有乐,乐中启智,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验证也证明学生这部分知识学得很牢固!
6.游戏:小小建筑师
例如我在教学“认识物体”一课时,我在教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后,我让学生拿出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纸盒、汽水罐、球等,以4人为一小组互相合作动手搭出一样你喜欢的东西。看哪一小组搭得快,搭得好,长大后你就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设计师。搭完后,老师要进行评比,看看哪一小组搭得最漂亮,并且要求说出你搭得是什么和用了哪些物体,用了几个。在紧张而又愉悦的气氛中,同学们搭成一栋栋形状各异的美丽物体,有房子、有汽车、有机器人,还有高楼大厦等等,充分体现了孩子们的聪明和幻想。孩子们边操作,边思考,边计算,边合作交流,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乐学情趣,巩固了知识,还增强学生学习的能力。就这样,教师制造“玩”的活动“包装”数学知识,让学生将玩贯穿于学习的过程,化机械、枯燥、乏味的学习为趣味性的活动。学生就能在轻松、有趣、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增长智慧。
7.游戏:拔萝卜比赛
白兔和灰兔比赛拔萝卜,由两位学生分别当白兔和灰兔。老师说10道题,谁先算出得数,谁就到黑板前面来拔编号是几的萝卜。拔得又对又多的获胜。
谁当白兔?(戴白兔头饰。)谁当灰兔?(戴灰兔头饰。)比赛结束后,给获胜者发奖。
8.游戏:小动物找家
教《分类》时,我创设了一系列游戏活动。首先由“帮助小朋友整理房间”,引出分类;动物王国来信了,让学生在“帮助小动物们找家”的活动中,使学生理解同一标准下的分类结果的同一性;在“水果、蔬菜”的分类中,使学生感悟在不同标准下的分类结果的多样性。最后让学生在给全班小朋友分类游戏中感受分类就在身边,从而扩展到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分类的现象。孩子们在感性直观、轻松自如的游戏中,不仅学会了分类,而且置身于游戏情境中快乐主动地参与学习。
9.游戏:小小邮递员
蓝猫和红猫是邮递员,由两位学生扮演。每人送10封信,每封信上都有一道题。谁先算出这道题得几,就把信投进贴在黑板上的编号是几的信箱里。送信时,谁投得又对又快,谁就是优秀邮递员。
谁当蓝猫?(发蓝猫头饰让学生戴上。)谁当红猫?(发红猫头饰让学生戴上。)比赛结束,检查后给获胜者发奖。
10.游戏:玩数字卡片
11.游戏:摆算式卡片
另外,“生活中找数”、“玩扑克牌做加减法”、“看算式编故事”、“小小动物会”、“摘仙桃”、“对口令”、“夺红旗”、“红花配绿叶”、“浇开数学花”、“速算接力赛”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为一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既感受到了乐趣,又学习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