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方刚:韩剧男演员中性风流行≠接受自家孩子中性化

(2013-05-21 09:59:09)

 

 

未来学大师托夫勒的又一个预言被现实所验证了。30年前,他曾断言,中性风潮将蔓延全世界,人们对性别的传统预期会不断模糊。30年后,在“男权国家”日本,突然出现了“爱裙族”男人;在同样传统的韩国,这类人通常被称为 “花样美男”。这个称呼来自两年前热播的韩剧《花样男子》,剧中帅气的4位男主人公都是“中性美男”;在中国,某选秀节目一夜间捧红了一个“伪娘”男生。客观者说,现代社会的精致生活,越来越不强调男女两性的差异,男人“女性化”很自然。

如何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把握各个阶段性教育的尺度?性社会学博士,性与性别研究专家,性教育专家 方刚 《 性权与性别平等——学校性教育的新理念与新方法》东方出版社,给了我们答案。

   请看方刚老师告诉老师和家长们,该如何回答这些问题。

方刚:韩剧男演员中性风流行≠接受自家孩子中性化 - 东方悦读 - 东方悦读

 

 

■  韩剧中的男主角都比较中性化,男女观众都很喜欢,这说明了什么?对我们的性教育有什么启示?

在我看来,这正说明了社会对性别双性化,或性别多元越来越宽容了。早几十年,这样中性的形象不会出现在屏幕上,出现了估计也是反面角色。但现在不仅出现了,而且受到很多观众的喜欢,说明我们的包容心越来越强了,也说明社会的性别文化正在改变。但是,看电视里的别人是一回事,接受身边的人这样是一回事,接受自己的孩子这样又是一回事。越是离我们远的人,我们就越是能够包容。这种现象对于性教育的启发,至少在于:我们对于社会性别文化越来越包容,要有信心。因为有些教师总担心进行性别多元的教育,是过于遥远的理想。

 

■  您讲性别多元化教育,将来会不会性别都倒过来呢?或者就没有性别之分了?那这个世界会不会混乱了?

永远不必有这样的担心。性别多元,是给人们更多的选择,尊重更多的实践,而不是要用一种模式代替另一种模式。也永远不要担心人类社会会不存在性别差异。差异总会存在的,而且注定会更加多元,我们只是反对以生理性别为基础的简单的二元划分罢了。更不用担心这个世界混乱,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同时又尊重别人做自己的权利,这样的社会一定是和谐的社会。20世纪90年代中期,也有人说:你们说对同性恋应该宽容,将来人们都变成同性恋怎么办?无数研究证明,无论一个社会对同性恋者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都只是人群中的极少数。

我们的种种担心与恐慌,仍然是来自主流的、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的优越感,以及对少数人的敌视。

 

 

■  我的孩子是男孩,读初二,与离异后的母亲同住。母亲觉得儿子缺少阳刚之气,缺少男子汉的性格,请问应该如何培养?如何引导?

首先,责怪一个刚读初二的男孩子缺少“男子汉气概”,这背后体现出一种“男性气概焦虑”。我们担心男人不像男人了,我们觉得男孩子需要被“拯救”了,我们害怕他们“变成”同性恋了。但是,可能他们和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的长辈们没有什么差别,他们只是在成长期,“男子汉气概”还需要时间来“成熟”。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一切都会自然地如人所愿。其次,“男子汉气概”就一定是有益于青少年的吗?对此,笔者已经在许多章节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这里不再赘述了。简单一句话:性别气质兼性的人,是最理想的。、

 

 

 

★李银河作序盛赞:“破解学校与家庭性教育困局的力作。”

★ 书为国内第一本首部倡学校同性恋的

  ★ 是一部敢于面对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真正孩子着想的

  ★ 内容丰富,解生操性,便于理解和掌握。

  ★ 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双方共同努力,推荐和家朋友

 

 

 

 

    ◆ 学校性教育应该是保而不是禁止,是予而不是剥,是赋权而不是夺权
 
◆ 我不能培建立在“无知”基上的纯洁”学生,而应该建立在思考基上的成熟学生。
 
◆ 性教育的内容,决定权应该完全在孩子手中。他想知道什,就应该关键是,怎
 
◆ 多元价值观的呈,并不是完全没有原。我们应该青少年,性是有最低的原则标准的,那就是尊重人
 
◆ 放,意味着敞心扉,真交流;放,意味着把受教育者当成主体,有必答,无所不放,意味着青少年的性欲求持一朗的心,接受他,尊重他,而不是易地贬损放,意味着把性当作一件阳光的事,正当的事,不再回避和躲闪放,意味着性教育可以公开谈、大胆、天天、理直气壮地、明目胆地……我的社会与代,需要这样开放的性教育

 

 

 

 

 

★★★★★★★★★★★★东方好书榜★★★★★★★★★★★★

1《共识:中国在改革中前行》  继《交锋》《变化》之后,时政类资深出版策划人罗晓先生直陈己见,深刻揭示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推出反省中国十年改革及展望未来的力作

2、《孔子与性文化》    中国性学研究第一人刘达临先生关于儒家与性文化关系正本清源力作,刘达临先生封山之作

3、《德龄公主回忆录》 慈禧贴身女官真实披露慈禧鲜为人知的私密生活,太后亲述“宫斗”“夺权”手段;解密老佛爷与光绪皇帝、皇后的真实关系

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