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如风
如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588
  • 关注人气:7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傥骆古道都督门

(2012-10-23 09:33:08)
标签:

都督门

傥骆古道

核桃坪穿越

分类: 探幽揽胜

     看完大箭沟的秋水,已是10月5日正午,于是决定走一趟黄柏塬—核桃坪都督门黄柏塬穿越,这是一条秦岭深处保存原生态的一条经典徒步穿越路线。重走千年傥骆古道,追踪历史演变足迹,寻觅风云传闻逸事,将是我这次黄柏塬之行的圆满收尾。

http://s11/mw690/a63f877excc64f9d094da&690
    从黄柏塬至核桃坪,20公里路程,我跨上摩托沿着乡村公路逆湑水河惬意地行驶着。
走进核桃坪,真是“樊笼日久得闲趣,撷缕清风涤倦眸。

    湑水河畔风景如画,远离都市的喧嚣污染,没有外界的滋事惊扰,这里的一切都显的是那么的安闲宁静清纯朴实。朗朗天空几只山鹰盘旋,秋日阳光慵懒的洒在河谷里,红叶彤彤点缀,河柳婷婷伫立,流水潺潺蜿蜒,深潭清清碧绿,浅滩粼粼波光,这是一幅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层林尽染、漫水碧透的《秦岭秋日图》。

    核桃坪顾名思义,因山民自古广种核桃,且在河谷坝子(坪)居住而取名。沿途各户农家散落在川道里,大多是古朴的传统房舍,白墙黑瓦,用木栅栏围成一个庭院,房前屋后,栽满了核桃树、柿子树、栗子树和茱庾树。屋檐下挂着金黄的玉米,艳红的辣椒以及各种颜色的豆荚。田间菜畦碧绿,地头渠水环绕,垄埂曲曲弯弯,鸡鸣声、狗吠声、牛叫声、羊咩声,和着风声,应着水声,在胥水河四十里川道的坝子上空飘荡。此景此情让我油然念起几句古诗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好一首田园牧歌。

http://s10/mw690/a63f877exccc37a89e309&690

   来到核桃坪最里面一户人家,寄存好摩托车已经是午后三点了,主家告诉我,从他家得走三公里的水泥路,才是旅游路尽头---核桃坪穿越都督门的起点“原始森林”,从那儿得走六公里的山路才到都督门,都督门到佛坪老县城又是五公里,走得快的话,单趟最少要两个半小时,说我这会儿过去的话,天黑前肯定回不来了。经考虑决定,穿越过去后夜宿老县城。

    核桃坪原始森林的山边路旁,盛开着鲜花朵朵。姹紫嫣红中总有那么几朵花儿醒目耀眼跃然而出,艳到极致。上前细赏,才发现是罂粟花。真是烈酒最香,毒花最美。

http://s11/mw690/a63f877ex7adc9255e64a&690
    路遇一座耸立的山峰屹立路边,上面刻有“青龙寨”,查看崖下的木牌才知这里最早是蜀将姜维驻军的山寨,仰头探望危岩峥嵘的山顶,早已人去寨空,只有几株红枫在秋风中摇曳,悠悠怀古思绪中,伫立此地,仿佛眼前晃动着昔日三国魏将曹爽伐蜀部队的旌旗,耳畔传来蜀将姜维抗魏先头部队潜行的脚步声。茫茫峻岭,幽幽河谷,千百年来,上演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留下了多少悲欢离合的沧桑!

    傥骆道因为是北从周至骆峪进秦岭,南从洋县傥水河谷出到汉中,进出口各取地名中一字,所以叫傥骆道,全长240公里,在中国历史上穿越秦岭的诸条古栈道中,傥骆道最靠近秦岭主峰太白山,是当年所有栈道中长安往汉中方向最近、也最险峻的一条古道。途中要翻越太白山周围的五六座分水岭,所经地带至今人烟稀少、猛兽出没。

    核桃坪(原始森林)---都督门这段是傥骆道上没有被现代公路覆盖,而且基本保持古道原来印迹的一段。旅游水泥路的尽头是一道山岭的脚下,我暂时离开胥水河河谷,一头扎进青森森的松林里,顺着弯弯山路盘旋而上。不久攀到山顶,这里是太白县和周至县的界岭,又看到了山下面的胥水河。

http://s11/mw690/a63f877excc9dbd64f0ca&690

http://s1/mw690/a63f877exccafff2ae9f0&690
http://s8/mw690/a63f877excc9dbdb5ef37&690
http://s4/mw690/a63f877excc9dc2b77df3&690

    下岭后到都督门的古道一直逆着河水而上。这里属于胥水河的上游,游人们多在上午已从都督门返回了,沿途就我一人,古道静悠,山林空寂,胥水呜咽。史料记载:傥骆栈道五里一邮,十里一亭,三十里则设驿置……这些凌空飞架的栈道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湍流绿波之上,时而一阁,时而一楼,时而一亭,是何等的考究和华丽,又是多么雄奇和壮美,我们今人很难想象。

    整个唐代,傥骆道作为官驿大道,尤为通畅。公元784年唐德宗李适为了躲避朱泚兵变,经傥骆道逃难来到汉中。德宗长女唐安公主时年23岁,因经受不了一路的艰难困苦,到洋县后不久暴病身亡,就地安葬在县城西40里的马畅镇。德宗悲伤之极,虽在逃亡途中,仍以相应的规格埋葬公主,现公主坟被作为历史文物和旅游资源得以保护。还有一种传说,安史之乱后,杨玉环并没有在马嵬坡被吊死,后来走傥骆道逃到了日本。

http://s12/mw690/a63f877exccb00d1897eb&690

    徜徉在古道上,我能感受到夏秋季节,这些山岭烟岚雾罩,霖雨连绵,河溪湍流如飞;冬春时分,寒风砭骨,冰凌垂路,积雪封山,通过难度可想而知。古人有关傥骆道的吟咏不少,多为高山巨川、密林幽篁震撼心灵之作,也有对艰险旅程的慨叹。写高寒积雪的如唐代元稹《南秦雪》诗云: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才见岭头雪似尽,已惊岩下雪如尘。写荒凉残破的如宋代文同《骆谷》诗云:龙蛇纵横虎豹乱,古栈朽裂深埋苔。写军旅生活的如宋陆游诗:雪云不拥平安火,一点遥从骆谷来。

    千百年的人踩马踏水流冲蚀,古道小径在柔软疏松的沙岩间深深凹下有一米多,两旁石头上覆满厚厚的青苔,依着胥水河蜿蜒延伸,千百年来变的是朝代更迭世态替迁,亘古不变的是山岭河川行云掠风,穿行其间,给人平添许多岁月之叹。

http://s2/mw690/a63f877exccb02020ed81&690

    这一路,唯一的好处是极端考验我的想象力,按照穿越古道攻略,途中有古道砭、支锅石、饭菜垭、马道梁、汉王泉之类,可实际上沿途所见和一般常见的山间风物无异,空留下一些地名和传说,快到都督门的牛岭才算看到一点像样的古迹:一面壁立的峭壁,贴近河床的下部,硬是被凿出L形的路基,尽管厚大的条石砌成的台阶被暴涨的河水冲塌,残片淹没在茂密的箭竹林里。不过,这时仔细观察羊肠小道,能看出河滩荒草淹没下的一段路基,间或还有石阶梯和插入岩壁臼孔里的石楔,依稀想见当年的繁盛。http://s7/mw690/a63f877exccb0156af656&690
http://s8/mw690/a63f877exccb01f40a817&690
    站在路基上俯视一段河谷,一潭碧水,清澈见底,很像九寨沟的“五彩池”。潭面晶莹如镜,好似整块温润的翡翠,翠绿中透出鹅黄,各色各样的鹅卵石闪着光斑静静地躺在潭底。细看时有一块类似建筑物基石底座的石头,上面有两个圆形的孔,显然是人工琢凿的。我推测要么这个潭面上原来架有一座木栈桥,那石头上的圆孔就是固定栈桥立柱的臼孔;要么是古道上的基石滚落被河水冲刷到此地。

http://s11/mw690/a63f877exccb02da5276a&690

http://s1/mw690/a63f877exccb02e5fd8a0&690

    古道悠悠,风雨沧桑。从古到今,傥骆古道上穿行过无数的军旅、商队、落魄的文人、得意的官绅,见证了太多的战火、厮杀、人间的悲喜、归家的欢欣。艰难的旅途,让无数的旅人望而生畏,心惊胆寒。就连生性豪爽奔放的伟大诗人李白也不禁惊呼: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http://s15/mw690/a63f877exccb0347ba85e&690

    就这样一路走着,一路看着,一路想着,不知不觉就到了都督门。都督门在整个傥骆古道的正中心,处于太白山和兴隆岭之间的大山腹地,是山间几条河流汇合的一块山间盆地,因古代长期有军队在此驻扎而得名。此时已是黄昏将临,我又从时间隧道里穿梭回来了,因为在这深山腹地里一处现代建筑:西安引湑济黑调水工程大坝突兀出现眼前。坝上一桥飞架南北,清澈的胥河水通过桥则涵洞,穿越秦岭大梁,在岭北厚畛子镇钓鱼台村上方涵洞口流出,汇入发源于太白山二爷海的黑河。

http://s15/mw690/a63f877exccb03a624f1e&690

    老子曰:“大善若水”,民间说:“柔情似水”,水是最善良、最温柔的。多年来穿行于秦岭南北,让我深深感受到秦岭山水的无私大爱。秦岭是我国黄河、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北麓的水归于渭河,滋灌着秦川大地。养育着关中儿女;南麓的水归于汉江,滋润着汉中安康盆地,养育着陕南子弟,如今“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诸如“引湑济黑”、“引乾济石”等惠民项目,又让秦岭南麓的水资源惠泽关中八百里秦川。善哉!我秦岭之水!壮哉!我秦岭之水!美哉!我秦岭之水!

http://s1/mw690/a63f877exccb03da8a160&690

    此时,斜阳透过云层挂在树梢,林间开始升腾起霾霾岚气,河面上漂浮着氤氲薄雾,携着古道上的幽思和山水间的感悟,我疾步向十里开外的佛坪老县城奔去。

http://s13/mw690/a63f877exccc37db1c62c&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寂寞是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