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鱼吐书,白鲤腾船——国山碑文拓片

(2012-09-11 07:59:04)
标签:

杂谈

分类: 溪隱氿风

http://s16/middle/a633ae9ahc9628d6c404f&690

宜兴县誌记载:三国吴天玺元年(276年),阳羡县向吴王上表发现“石室”(即善卷洞),是祥瑞之兆。乌程侯孙皓于是派司徒董朝和周处到阳羡县封禅。封立碑的离墨山为“国山”,所立之碑即称“国山碑”。

国山碑高2.35米,围3.25米,形如鼓,微圆而椭。碑的四周刻封禅文辞,共43行,每行25字,计1075字,内容为祥瑞颂德之辞。篆体碑文为中郎将苏建书写,经1700多年的风雨侵蚀,文字大都泯灭,今仅能看清60余字,是篆书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民国时,乡先贤储南强先生重建六角亭,国山碑谓之“江南第一碑”,是中国现存为数不多的尚能看清字迹的皇帝封禅碑之一,堪称国宝。

另据传,古时的阳羡(宜兴)善卷山区发生了多次强烈地震,到了第六次,有块巨石,突然立了起来,被称为“自立大石”。地方报到朝廷,吴王以为出了“祥瑞”,于吴孙天玺元年,封为“国山”并派司徒董朝到阳羡建立国山碑,从此,阳羡成了东吴一方宝地,大家都争着到国山祭天,同时游览善卷洞。古代欧阳修、苏东坡、赵明诚、吴骞等学者,对国山碑都很感兴趣。苏东坡还写了著名的词:念奴娇《阳羡国山碑怀古》,感慨天下兴亡。国山碑是是宜兴地震佐证史料;是文字研究和书法学习的宝贵史料。 国山碑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参阅相关文献史料)

 

苏东坡:《念奴娇—阳羡国山碑怀古》

离墨山上,望烟寺茫茫。悄然神物。僧指孙吴封禅处,漫说银象玉璧,紫气黄盖。一壑云树,杳杳归啼血。周郎应叹,枉煞江东豪杰。天公无意作弄,昏遗慵儿,说甚灵异发。犹恐仲谋适还在,也难逃此湮灭。野岭荆蛮,千古风雨,蜕落少年发。鸦惊暮钟,策筇寻径踏月。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评论“国山碑”碑文书法:浑劲无伦。

杨守敬《平碑记》评论为:追踪秦相。

齐学裘(1803-?)《国山碑》云:“休征纪麟凤,笔势走蛟螭。《石鼓》相伯仲,山灵好护持。”

明卢熊《国山碑跋》云:周秦遗意。

 

http://s10/middle/a633ae9ahc961d19369e9&690

http://s14/middle/a633ae9ahc961d282221d&690

http://s2/middle/a633ae9ahc961d36967e1&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