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堂的尽头有海

(2024-11-12 16:42:09)
分类: 教研档案

天堂的尽头有海

天堂的尽头有海

天堂的尽头有海


天堂的尽头有海

宿松经开区龙山学校学生   张子妮  

遇见你像跋山涉水寻一个月亮,以后天黑心伤,就问那天借一点月光。

——题记

晚风吹散了晚霞,思绪被拉回那年盛夏。满街氤氲了花香,书桌上,轻轻翻开扉页,故事从此绽放。

这本书封面泛着黄澄澄的光,像是故事的结局,温暖中透着清澈的忧伤。我记得窗外的天空蓝莹莹的,大朵的白云轻轻飘荡,让我不禁遐想,那上面有冰山与海洋,隔绝了盛夏的躁动与迷茫。

风扇都无法驱走的,是夏日的热浪,但书页之间,我能触到轻盈的凉爽。书的名字普通却不庸俗——《天堂旅行团》,失意的主人公驾驶破烂的面包车,带六岁的小女孩走过一个又一个地方,寻寻觅觅,找到温暖的碎片,拼出希望的花。

不同于阅读其他书,《天堂旅行团》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人物,不是从深渊中爬出来的宋一鲤,也不是在贫困山区不懈追求的田美花,而是那个患上脑部癌症仍为别人点亮灯塔的六岁小女孩余小聚。然而作者并没有满足他那“余生小聚”的夙愿,她暗中解救了想自杀的宋一鲤,说服他带自己去看演唱会,走过一个又一个省份,偷偷为他聚出希望的火光,但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六岁。“天堂的尽头有海”,生命的尽头有光。

读那本书时,我正身处了八年级升九年级的漩涡之中。那次期末考试,我的成绩并不理想。暑假,我的心潮随着蝉鸣的旋律而起伏。满是惊涛骇浪,还好我是足够幸运的,《天堂旅行团》恰好在这时出现,宛如拐弯角藏匿了一树繁花。初读,我便被故事的情节深深吸引。惯于写普通人的张嘉佳,在波澜不惊的行文中巧妙地俘获了读者的心,让欢笑与泪水重叠,让喜剧与悲伤交融。《天堂旅行城团》是一本令我潸然泪下的书,故事即使宋一鲤的重新振作收尾,但小女孩顽强与病魔抗衡时的勇敢何尝没有给读者留下一丝忧伤的涟漪。然而,她点亮的灯塔,不仅仅是照亮了主角宋一鲤,也照亮了我的昏暗时光,我重获逆流而上的信心与披荆斩棘的勇气,拾一束光,向前迈步。

我把书置于床头,直至那年的盛夏失去色彩,秋风路过天空。秋寒渐渐笼罩大地,但我相信,在那有海的尽头,没有寒冷,温暖与希望会融化坚冰,沁入心灵。

“遇见你,像跋山涉水寻一个月亮;以后天黑心伤,就问那天借一点月光。《天堂旅行团》对我的意义也便如此。

盛夏的风终会过去,但一本乘风而来的书,不会消失在我的记忆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