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教学设计
(2022-08-13 11:07:04)分类: 特色教案 |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文言词句。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诸葛亮的三条建议,体会诸葛亮知恩图报的思想感情。
3.体会文章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的方法。
4.反复朗读并背诵这篇课文。
学习重点
1.明确诸葛亮的三条建议,分析三条建议之间的关系。
2.体会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三条建议的良苦用心,体会诸葛亮知恩图报的思想感情。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一、前置练习
1.常识:作者:诸葛亮,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本文选自《
2.文体:表是
3.你了解的诸葛亮:
4.课文中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几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是主要的?为什么?
二、课前准备
(一)整体感知
1、读熟课文,读准字音
2、写作背景
三、疏通文意
四、问题探究
1.内容和主旨: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主要用意:希望后主刘禅能够亲贤远佞,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2. 理清作者思路:
第一部分(1~5段)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第二部分(6、7两段)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三部分(第8段)明确归纳各方面的责任。
第四部分(第9段)表文的结束语。
3.你认为课文中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几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是主要的?为什么?
广开言路——开张圣听(1段)
其中“亲贤远小”是三条建议的核心,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小、广开言路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只有做到亲贤远小,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
4.作者围绕“出师”二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3.文章第六段和第七段作者回顾了哪两件大事?全文最能概括诸葛亮感情的六个字是什么?
一是三顾茅庐;二是白帝城托孤。“报先帝忠陛下”。
5.写作特点:
(1)全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具体地说,第一部分是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任务、治国方针和历史经验之中,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就是希望后主刘禅能够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因此一开始就提到“先帝创业”,接着依次说先帝对贤臣的“殊遇”、“简拔”贤臣的标准和论史时的“叹息痛恨”,既表达了对先帝的崇拜、爱戴之情,又有激发刘禅效法先人的作用。
第二部分是寓情于事,在叙述作者本人身世、追随先帝创业经过和“受命已来”的工作的同时,抒发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第三部分中,“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这句话辞情恳切,更足以催人泪下,是诸葛亮感恩图报心情的集中表现。
(2)质朴、恳切而精练的语言。
全文只624字,13次提先帝,7次提陛下,“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贯穿全篇,处处不忘先帝“遗德”、“遗诏”,处处为刘禅着想,殷切期望他继承父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光复汉室”之大业。作者此情此意,形成了本文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他心之所想,笔之所写,请之所注,理之所喻,皆醒目而感人。全文不用典,无比喻,去华丽,重真情实感,处处不失臣子的身份,又切合长辈的口吻。
本文语言精炼,多以四字句行文,兼用一些工整的排比对偶句式,如“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体现了东汉末年骈体文流行的时代风尚。本文有大量的合成词,是出于诸葛亮的首创,不少词经过他的提炼,后来成为富有生命力的成语,沿用至今,如“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作奸犯科”、“苟全性命”、“斟酌损益”、“感激涕零”、“不知所云”等。
6.评价:诸葛亮这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被视为表中的代表作。刘勰曾把它跟孔融的《荐祢衡表》相提并论,说“至于文举(孔融,字文举)之荐祢衡,气扬采飞;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虽华实异旨,并一时之英也。”陆游在《书愤》中写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的《正气歌》亦云:“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感人之深,于此可见。
7.出自本文的成语:三顾茅庐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计日而待 :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
妄自菲薄 :过分地看轻自己。
不知所云:不知道说得是些什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不毛之地 :形容荒凉、贫瘠。
危急存亡 :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
临危受命 :形容在紧急关头勇于献出生命。
斟酌损益:处理事情斟酌情理.有所兴革
五、延伸拓展
1.《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相关的重要情节
三顾茅庐舌战群儒 草船借箭 借东风
三气周瑜七擒孟获 空城计 挥泪斩马谡
2.从网络和其它资料中收集有关诸葛亮的资料,以“我看诸葛亮”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中心明确,语句流畅,不少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