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教学设计
(2022-08-13 10:18:34)分类: 特色教案 |
《卖炭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的最后一课,课题为《唐诗三首》,选了《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三首诗,这一节课学习《卖炭翁》。这一单元所选的课文其主题为“憧憬美好的社会生活,反思现实的生存状态”,因此,本课学习应当引导学生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这首诗在写作中,运用了比较多的人物描写,并且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让学生去读去比较,从而感受诗人的忧民情怀。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通过反复品读,把握卖炭翁可怜的形象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教学重点】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流利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歌内容。
2.通过反复品读,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把握卖炭翁可怜的形象。
【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四幅展现老年人生活的图片导入
二、诵读
一读,读准字音
二读,读出停顿
三读,读出重音
四读,读出韵律
三、品读
1.分组读(一部分学生读写卖炭翁的章节,另一部分学生读写宫使的章节)
随后出示思考问题:卖炭翁是个什么样的人?
2.学生结合诗句各抒己见
明确:卖炭翁(可怜)
归纳写法:对比
3.分析卖炭翁可怜的原因
宫市的强取豪夺
4.感受白居易的情怀
对底层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对宫使们的憎恨;对宫市的批判
四、背读
(出示问题)
1.对卖炭翁外貌描写的诗句:
2.反应卖炭翁矛盾心理的诗句:
3.表现宫使飞扬跋扈的诗句:
五、思读
联系实际,结合“精准扶贫”、“地摊经济”,让学生感受现在的幸福生活。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背诵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