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卖炭翁》教学设计

(2022-08-13 10:18:34)
分类: 特色教案

《卖炭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的最后一课,课题为《唐诗三首》,选了《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三首诗,这一节课学习《卖炭翁》。这一单元所选的课文其主题为“憧憬美好的社会生活,反思现实的生存状态”,因此,本课学习应当引导学生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这首诗在写作中,运用了比较多的人物描写,并且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让学生去读去比较,从而感受诗人的忧民情怀。

【学情分析】

    部编教材加大了古诗文学习的量,因此,即将结束八年级学习的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诗歌积累。白居易的诗素来以“浅直”著称,对于初中生而言,字面难度并不大,学生借助工具书,均能自己读懂内容。但也应当注意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将诗歌学习单纯理解为就是要背,忽略了对作品的深入思考、分析与品味,更不会将诗歌学习与自己的写作联系在一起,这种理解是有偏误的,背诵只是诗歌学习的一部分,这些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传诵千古的优秀诗作,其学习价值远不止于诵读。因此,要以诵读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学习这首诗。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通过反复品读,把握卖炭翁可怜的形象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教学重点】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流利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歌内容。

2.通过反复品读,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把握卖炭翁可怜的形象。

【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设置情境

由四幅展现老年人生活的图片导入

二、诵读  读出韵味

一读,读准字音

二读,读出停顿

三读,读出重音

四读,读出韵律

三、品读  读出情怀

1.分组读(一部分学生读写卖炭翁的章节,另一部分学生读写宫使的章节)

随后出示思考问题:卖炭翁是个什么样的人?

                  宫使又是怎样的形象?

2.学生结合诗句各抒己见

明确:卖炭翁(可怜)    宫使(蛮横)

归纳写法:对比

3.分析卖炭翁可怜的原因

宫市的强取豪夺

4.感受白居易的情怀

对底层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对宫使们的憎恨;对宫市的批判

四、背读  积累诗句

(出示问题)

1.对卖炭翁外貌描写的诗句:

2.反应卖炭翁矛盾心理的诗句:

3.表现宫使飞扬跋扈的诗句:

五、思读  陶冶情操

联系实际,结合“精准扶贫”、“地摊经济”,让学生感受现在的幸福生活。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背诵全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