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2019-08-20 10:54:30)
《 沁园春 雪》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毛泽东在此词中塑造的形象巨大。那起伏的群山,隆起的高原,不仅在舞动,在奔驰,有着进取、挑战的姿态和意志,要与高远、阔大、威严而神秘的“天公”比试高低,而且似乎胜利了。这里有作者“自我”的美的形象。给人以豪迈感和崇高感。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词的思想内容、精妙的语言
教学难点:词的意境的理解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豪放的诗风容易引起学生的情绪,通过朗读可以调动学生的激情,产生良好的课堂气氛
2. 探讨法:将一些重点知识拿来探讨,教师从旁引导,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课时安排: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毛泽东是一位古典诗词的爱好者,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今天我们学习《沁园春 雪》。
二、听范读,正读音,感受气势。
三、诵读课文,理解词意。
讨论并归纳:
上阕主要描写北国雪景。
讨论并归纳:
“望”字。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阕各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领字。
从“长城内外”到“试比高”。长城、大河、群山、高原。
讨论并归纳:
“惜秦皇汉武……射大雕”
学生的发言可能不够全面,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字词的方法全面的看问题。如:从“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帝王在武功方面还可以,但在“文学才华”方面就差一些。从“略输”、“稍逊”又可看出作者在文中也肯定了这些古代帝王的丰功伟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他们曾起过一定的作用。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英雄、大豪杰。还包含着后来者必然居上的伟大气概。
9.在下阕中,作者有没有直接抒发这一观点的句子?
10.作者是怎样将上阕的写景与下阕的议论有机的结合起来的?(从文中找出)
讨论并归纳:
“江山如此多娇……折腰。”
11.这句话在文中其了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
12、全班齐读全词,读出感情。
13、背诵比赛
14、总结全文
15、布置作业:背诵全诗,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板书设计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上阙:写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下阕:议论、抒情————论古英雄的不足
赞当代革命英雄
课后反思
教学这首《沁园春雪》时,我想尝试改变这两点。
其次是少点零敲碎打的分析,多一些整体的品味、感悟。新课标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等要求都是从这一角度提出的。一开始的听范读和自由读都是整体感知,促使学生通过熏陶感染和朗读实践去感受整首词完整的音美、形美和意美。赏析的环节也是着眼整首词,引导学生品味词的准确、精练、富于形象性。
前一篇:我家交通工具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