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25)续一《蒙府本》对【《西厢》双文】的批语很有意思

(2022-03-23 12:07:29)
标签:

《红楼梦》

文化

校园

接上文

二、红楼梦中《会真记》和《西厢记》的出处,《蒙府本》批语出现【《西厢》双文,能不抱愧!】(【抱愧】什么?需要解释)

(1)《会真记》在红楼梦中的出处(23回)
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庚辰侧批:好一阵凑趣风。】……
----【桃花】是袭人抽签结果,代表袭人;【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表示袭人属于【落红成阵】。

读《会真记》的是【江南甄家的宝玉】,袭人是【落红】,是受害者,被迫离婚了。原因是由于【一阵凑趣风】,【凑趣风】代表【封氏】,是封萧的女儿,即是【萧娘】,【萧娘】即是崔莹莹,又称【潇湘妃】,代表林黛玉。

这时,林黛玉来了,抢书要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
----注:这个版本分为【十六出】,网上的《会真记》是【传奇】,根本没有【十六出】,好像作者会【变戏法】,《会真记》自动变成了《西厢记》?!很滑稽。
----细细想想,这【十六出】也许另有含义,比如(第一出《豪宴》,《一捧雪》;第二出《乞巧》,《长生殿》;第三出《仙缘》,《邯郸梦》;第四出《离魂》,《牡丹亭》;还有《会真记》,《西厢记》,《慧明下书》,《相约》,《相骂》,《鲁智深醉闹五台山》,《丁郎认父》、《黄伯央大摆阴魂阵》,《孙行者大闹天宫》、《姜子牙斩将封神》,《西游记》,《刘二当衣》,《还魂》,《弹词》,《双官诰》,张敞画眉,……),实际已经超过【十六出】。这些演出完了,红楼梦也就差不多了。红楼梦故事都在这【十六出】中。(太复杂了)

(2)再看《西厢记》最先出现的位置。
(9回--批语)
彼时黛玉才在窗下对镜理妆,听宝玉说上学去,因笑道:"好!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我不能送你了。"
----【蒙府侧批:此写黛玉,差强人意。《西厢》双文,能不抱愧!】(这条批语,我查看了影印本,没有错误。)
宝玉道:"好妹妹,等我下学再吃晚饭。和胭脂膏子也等我来再制。"劳叨了半日,方撤身去了。

评论黛玉:
----黛玉也希望宝玉能【蟾宫折桂】。说明黛玉【并不反对仕途经济】,也希望宝玉能【升官发财】。
黛玉说的【蟾宫折桂】很重要,含义是预祝宝玉【能考上进士,升官发财,得美人】;这正是【贾雨村的奋斗目标】,见【贾雨村】的《对月有怀》: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风前影】就是【凑趣风】指【封氏】的身影。【行去几回头】是娇杏,回顾贾雨村,贾雨村也回顾娇杏。【蟾宫】和【蟾光】,都指月亮。【蟾宫折桂】就是【考上进士,发大财,得美人】。
【玉人楼】是甄士隐的小楼,里面住着【玉人】。贾雨村【三生愿】就是要把【封氏,娇杏,玉人】娶过来,可是现在还没到手,因此【频添一段愁】。【三生愿】对【三生石畔】的故事,在【大荒山】上,是贾雨村的抱负,说明他是【石头】之一。

再看【蒙府侧批:《西厢》双文,能不抱愧!】
----《蒙府本》联想到《西厢记》,【双文】是古人分析出来的崔莺莺原型的名字。【抱愧!】就是【惭愧】的意思。

《西厢记》中【张生】进京赶考,也是为了【蟾宫折桂】,和【宝玉,贾雨村】目的一样,
【张生】考中了【状元】,【双文】非常满足,有什么可【抱愧!】

这是因为【宝玉上学】是假的,宝玉又称【宝天王,宝皇帝,天下官】,身份是【皇帝】,比张生仅仅得个状元,大百倍,张生和双文应该【抱愧!】感到无地自容。在【皇帝】面前,【张生--状元】不过是个蚂蚁,【双文】应该感到羞愧。

----据此可知,这个【读西厢,上学的宝玉】就是贾雨村,又称(宝天王、宝皇帝);不是(江南甄家的宝玉。)。
而陪宝玉上学的【秦钟】才是真正的(江南甄家的宝玉。)。这是【两个宝玉】,用来迷惑读者。
【蒙府侧批】的目的,是为了透露【宝玉的真是身份】。


黛玉背诵《西厢》,来自听【十二官唱戏】。
出自(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黛玉)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庚辰侧批:入正文,方不牵强。】
----《西厢记》原文是【梨花深院】,红楼梦改为【梨香院墙角】。
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庚辰(戚序、蒙府)夹批:妙法!必云"不大喜看"。】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庚辰(戚序、蒙府)夹批:却一喜便总不忘,方见楔得紧。】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庚辰眉批:情小姐故以情小姐词曲警之,恰极当极!己卯冬。】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代为回答:是皇帝的院子)
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庚辰侧批:非不及钗,系不曾于杂学上用意也。】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庚辰侧批:将进门便是知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
      "你在幽闺自怜"等句,
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
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正没个开交,忽觉背上击了一下,及回头看时,原来是(香菱)来了,进入下回。
----黛玉【心痛神痴】是由于听【十二官唱戏】,唱词全部来自《西厢记》,《会真记》中没有这些唱词。
----《西厢记》这些唱词,把黛玉引入邪路。

【十二官】是贾珍买来的,【十二官唱戏】应是贾珍组织培训,以供贾珍【听玩】。
----再注:实际黛玉就是【十二官】之一,会唱戏,为皇帝演出,供皇帝娱乐、消遣。(黛玉就是【龄官,小旦】,唱戏极好)。
(龄官、小旦,面貌都像林黛玉,实际是黛玉【替身】。)
李纨也擅长跳舞: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芳草】就是【绛珠草】,是李纨的【谜底】,给皇帝跳舞)。
元春也是一样: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春】代表元春,【东风】代表封氏,给皇帝跳舞)。
江南宝玉是:柳湘莲(小生)、蒋玉菡(琪官),葵官。等等。也会唱戏。
皇帝是:老外艾官,豆官。等等
(凤姐是【痘珍娘娘】)。
(多姑娘也称为【娘娘】),等等。

以上说明:
读《会真记》的是【江南甄家的宝玉】,他反对【仕途经济】,挨打后出家了。
读《西厢记》,明日上学,求得【蟾宫折桂】的宝玉是【贾雨村】,他是【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家的甄宝玉】,是皇帝。
红楼梦中【宝黛共读西厢】,就是模仿《会真记》与《西厢记》两个故事,设计的。
用来说明(两个宝玉,两种结局)。

下文再续

2022-3-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