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95)贾政游大观园(1)【曲径通幽处】在哪里?

(2019-03-27 14:35:25)
标签:

《红楼梦》

文化

【贾政游大观园路线】问题,现在,在中南海找到一些新的线索,特此写出来,供研究。
(按贾政游大观园的次序写)

(1)【小径】和【山口】
贾政道:"我们就从此【小径】游去,回来由那一边出去,方可遍览。"   说毕,命贾珍在前引导,自己扶了宝玉,逶迤进入【山口】。
【己卯(庚辰、戚序、蒙府)夹批:(择要)
1、今贾政虽进的是正门。却行的是僻路,按此一大园,羊肠鸟道不止几百十条,穿东度西,临山过水,万勿以今日贾政所行之径,考其方向基址。
2、故正殿反于末后写之,足见未由大道而往,乃逶迤转折而经也。】
----作者交待出,此处有【小径】和【山口】。

中南海【静谷】情况如何?
网上《中南海前传(5)园中之园"静谷"》中介绍,静谷是人工建筑的,风景如下:

构成一幅【屏山镜水】,云奇岩秀,【曲径通幽】,竹柏葱茏,的【山水图画】。静谷始建于康熙年间。
----这位作者是身临其境的,他看到【屏山镜水】画面,就是【山口】;他说的【曲径通幽】和贾政说的一样。

再看看乾隆皇帝对联:
(静谷)北面门额上镌刻"云窦"两字,亦有一联:
"月地云阶,别向华林开静境;屏山镜水,【时从芳径探幽踪】"均为乾隆所写。
----诗中【时从芳径探幽踪】,和【曲径通幽】意思相同。
可以说,红楼梦所写的【曲径通幽】,是借用乾隆的对联【时从芳径探幽踪】。


(2)【镜面白石】题字

(贾政)抬头忽见山上有【镜面白石】一块,正是迎面留题处。贾政回头笑道:"诸公请看,此处题以何名方妙?"

1、众人听说,也有说该题【叠翠】二字,也有说该题【锦嶂】的,
2、又有说【赛香炉】的,又有说"小终南"的,种种名色,不止几十个。
3、宝玉道:此处并非主山正景,莫如直书【曲径通幽处】。
----这是哪里呢?
网上介绍:            静谷内的垫脚石
沿【小径】下行至【小亭旁】,在清清池水中间,是露出水面的几组大石构成的 "桥",俗呼"静谷垫脚石"。
从这里【跨门东出】,可至静谷园正门凉亭【荷风蕙露亭】,与东南三孔"玉石桥"遥遥相望,那石桥的连接的便是著名的"瀛台"了。
----此文介绍的【小径】,便是贾政说的【小径】;宝玉题为【曲径通幽处】,套用乾隆的对联。

第1位游客说的【叠翠】二字,也有说该题【锦嶂】的,
----应是"静谷园正门凉亭【荷风蕙露亭】"。此亭挡住了静谷正门,所以叫【锦嶂】。
第2位游客说的:【赛香炉】,
----这是根据李白的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可知这地方应该有"烟景")

完全符合康熙诗句:
【烟景满前供妙墨】;
【芳洲随处引清游】。
--康熙题北京中南海纯一斋

另一说法:
纯一斋。乾隆诗咏为"烟景满前供妙墨;芳洲随处引清游。""过雨乘烟爽"、"松檐仰古钗"。斋名是康熙手书。
(注:上面写着康熙题;下面写着乾隆诗咏。互相不一致,究竟是哪位皇帝写的?需要专家鉴别。)
----总之,诗中【烟景满前】正是【赛香炉】的景象。和第2位游客说的一致。

康熙诗句也和"晴雯判词"类似。
晴雯判词:
只见这首页上画着一幅画,又非人物,也无山水,不过是【水墨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
----判词【水墨滃染】等同于康熙诗句【妙墨】;判词【满纸乌云浊雾】等同于【烟景满前】的意思,都含有一个【满】字,都含有"烟雾"的成分。

另一首诗:
几群鸾鹤随吟管;
四面芙蓉入绿纱。
--乾隆题北京中南海植秀轩
----诗中【四面芙蓉】入绿纱。符合《芙蓉女儿诔》境界。

康熙诗句【芳洲随处引清游】。告诉人们,从哪处开始游园都可以,因此贾政游园就从这里开始。
曹雪芹根据【引清游】,设计了贾政游园的起点。

那块【镜面白石】,应该指皇帝题【楹联】之处,被曹雪芹改题为【曲径通幽处】。
(实际曹雪芹并没有题字,只是看到了这幅【对联】,变换了对联上面的题词。)

总之,
【赛香炉】,参照康熙诗句【烟景满前供妙墨】写出。晴雯判词也是根据此诗。
【曲径通幽处】,套用乾隆的对联:【时从芳径探幽踪】。

附录静谷图片,供参考。
 (395)贾政游大观园(1)【曲径通幽处】在哪里?


2019-3-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